是了,她感覺自己的拿手好活被剝奪了!
就像看到林峽谷豆腐豆?jié){豆皮豆芽豆干豆腐乳覺得難受一樣!她普普通通的豆腐好像拿不出手了!賴以生存的本事不中用了!時代變了!
趙梅在臺上繼續(xù)說:“后來我就去和外貿(mào)部的同事打聽,往外賣的時候布和成衣都有,但還是以布為多,問為什么的時候,她們說因為布好賣?!?/p>
眾人哄堂大笑。
好樸實無華的答案啊。
一腳從虛無縹緲的意識形態(tài)干到了現(xiàn)實。
就連胡蕓也跟著笑了起來,其實答案并不是只有一種,林峽谷只賣成衣不賣布,確實有特殊意義,但更多的還是扶持成衣產(chǎn)業(yè)。
工業(yè)社會,商品會進入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趙梅說到最后,用新學的詞斟酌著總結(jié)道:“這種抵觸情緒,是失去自身定位的恐慌,還是自我意識的反抗?!?/p>
“現(xiàn)在自己做衣服好像變成了一件羞恥的事情,耽誤學習上進嘛,那么曾經(jīng)自己做衣服的她們好像也成了落后的代表,但這明明是她們曾經(jīng)引以為傲的事情啊,她們抵觸,何嘗不是防御機制在保護自己?!?/p>
不少人都沉默下來,腦海中閃過一些紛亂的片段,或多或少都有這種感覺。
林峽谷大刀闊斧否掉了太多東西,被剔除的過程中,好像她們的某個部分也被一起剔出去了。
如果是無關(guān)緊要的部分,那無所謂,但如果是曾經(jīng)她們引以為傲的部分呢?或者說手里最后一根稻草呢?
就像現(xiàn)在報紙大肆宣揚父愛偉大,很多女人都覺得不爽,有種自己累死累活但功績都給了男人一樣,委屈憤怒,于是跳出來反駁。
于是就出現(xiàn)了一種很微妙的情況。
報紙上說,父親犧牲奉獻無私偉大,父親都去奉獻吧!
但拿到報紙的女人卻破口大罵,找出曾經(jīng)父親失職的種種表現(xiàn),然后反復(fù)證明母親才是最愛孩子的!
兩撥人在拉扯,但能說誰錯了嗎?
前者是在給未來布局。
而后者在爭奪眼下的話語權(quán)。
胡蕓目光變得悠遠,這水還是渾起來了。
她并沒有多感嘆,很快開始思考解決辦法。
首先長遠的布局肯定是不能停下的,但被甩下的那些人要怎么安撫呢。
她在紙上寫寫畫畫。
歸根結(jié)底還是沒有融入林峽谷,找到除母親這個身份外新的人生規(guī)劃。
下宿舍宣傳吧,有些話不適合在大場合說,全都是女生的宿舍里剛好。
再立幾個成功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