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魚接下來的時日自然是每日苦練,吃飯走路也不自覺的擺起架勢。
走起路來歪歪斜斜的??雌饋砭拖駛€跳大神的,旁人見了也都趕緊避開。吃飯也蹲起來,雖然離化境還差得遠了,但也走在了正確的道上。
樁功在武術(shù)技擊中更注重陰、陽、虛、實、動、靜的變化。談到武術(shù)技擊,更要講樁功!樁功的修煉包含靜樁、動樁,兩種方式,由于練功的形式不同,具體要求也有所區(qū)別,要根據(jù)自我修煉的目的而定。
隨著不斷修習(xí),張青魚對于武道樁法也慢慢有了自己的理解。
所謂拳法,樁法,其本質(zhì)并無區(qū)別。就是感悟氣血,增強體質(zhì),就是整勁,換勁。
以后天勁換先天勁。以張青魚來看所謂的先天勁,其實就是人體自身的某種潛力。就像有的人受到危險瞬間爆發(fā),可以抬起快壓到孩子的面包車,最后因為脫力很快就死了。
這個世界的人找到了某種方法,把它利用出來,讓人掌握這種能力。
突然掌握巨大的力量就會有反噬。所以樁法拳法,重在積累。每掌握一點兒,對于自身身體也是一種鍛煉。張青魚因為是身體實在是強悍,加上學(xué)習(xí)能力所以可以突飛猛進。
樁法的三種境界,站樁,行樁,化樁。本質(zhì)上也是對這種這股勁力的掌握,從最開始的整合后天勁,再以先天勁換后天勁。
從剛開始只有特定的某種架式才能感到,觸動,用出這股勁,再到最后行走坐臥,隨心所欲。
化樁也就是前世的行走坐臥皆是練拳,渾身上下都是拳頭。
以張青魚的積累到達化境用不了多長時間。
修習(xí)太極樁功,會對身體產(chǎn)生一些變化,使整個人的身材,身體四肢更加的協(xié)調(diào)。
難怪要從小練,趁小孩身體沒長成時,效果最好。
張青魚對此的看法是每個人先天而生,花開萬朵,各不相同。每個人的細微之處肯定有所差別,所謂的資質(zhì)就是體質(zhì)更像創(chuàng)造這門功法的的人,越像越好。
但人海茫茫,你在哪里找,所以一些功法秘籍就會失傳,武道自然會越來越式微。
然后就有了拳法樁法,讓你通過從小的練習(xí)讓你的身體更加的“近道,”
但是拳法樁法也太多了!
前朝的武經(jīng)中選取的樁法,就是選擇一些更加適用于大多數(shù)情況,或是一些更加好的。修成之后身體更加“完美”更有代表性的樁法。
樁法更加像一些活的模具。就算是同一種樁法,不同的人修煉效果也絕不相同。就是武館之中,他所見到的好幾位修習(xí)太極莊的師兄,也是高矮胖瘦,各有各的樣。
它追求的是骨骼筋肉的一種比例。
內(nèi)家修行也是如此,一些大戶子弟,大派傳人,從小就有高手溫養(yǎng)經(jīng)脈,“讓經(jīng)脈更寬闊,更結(jié)實。從小就有人對經(jīng)脈進行一點點的調(diào)整,等到長成之后自然就是一個個天才。”
高門子弟應(yīng)該也是講資質(zhì)的?!案酉袼鶄鞒泄Ψㄋ枰慕?jīng)脈,微調(diào)起來更加容易?!?/p>
至于先天道體,那自然就不用多說。
張青魚對于真氣,也就不再多想。
不同的樁法,拳法,修行方法不同,效果自然也不相同。
太極樁法,就是以丹田,小腹部,人體的黃金分割點為中心。對身體進行調(diào)整,使其更有某種韻味。
太極樁法在練外形方面即求天、地、人三才同修,天地二極就是支干,太極就是圓心。三才相合即入太極而成混元,即可功成。
繼而精求勁法,在身體用勁方面,力求剛、柔有度,陰、陽變換有法,正如老師所講:“以太極樁為例:用功之時,必先以剛勁而用之,以求開筋、開骨之效。剛勁用后即棄之,棄之則松,松則柔。以剛求柔,以剛用柔,以柔用剛,剛?cè)嵯酀?,始合太極,渾然一體,其功乃成。”
先用剛勁,剛勁用過之后,就棄之,則柔勁自現(xiàn)。正所謂陽盡之后陰則自生,一陰一陽交替而用,周而復(fù)始則合太極。從中可看出,太極樁勁路的剛、柔變化是有法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