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定的時間步步逼近,四合院里的氣氛卻愈發(fā)壓抑。
街道王干事和紅袖章來婁曉娥家的頻率明顯增加了,盤問也越來越露骨,甚至開始旁敲側(cè)擊地打聽她父母在國外的關(guān)系。
婁曉娥每次都嚇得臉色發(fā)白,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回答,但始終咬緊牙關(guān),沒透露任何實質(zhì)內(nèi)容。她那份強裝的鎮(zhèn)定和脆弱,反而讓王干事等人覺得她膽小怕事,翻不出什么浪花,暫時放松了些許警惕。
這天下午,張建軍下班回來,剛把自行車支好,就看見婁曉娥端著一個不大不小的舊木箱,站在他家門口,神情有些局促。
“建軍,”婁曉娥聲音很輕,“打擾你了。我…我整理家里的舊書,這些…都是些沒什么用的舊書舊報紙,占地方,又不敢隨便扔…想著你愛看書,就…就給你拿過來了。你要是不嫌棄…就留著看看,或者…當(dāng)引火也行?!彼f著,將木箱往張建軍面前推了推,眼神里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懇求。
張建軍立刻明白了她的用意。這哪里是什么“沒用的舊書舊報紙”?這分明是婁曉娥無法帶走、又不敢留在家里的最后一批“敏感物品”!她這是想借他的手處理掉,同時也是一種變相的感謝和托付!
“哦?舊書?”張建軍臉上露出恰到好處的“興趣”,走過去掀開箱蓋看了看。
里面果然雜七雜八堆著不少舊書刊和報紙,大多蒙著厚厚的灰塵,看起來確實像是廢棄品。但他敏銳地注意到,在幾本厚厚的《紅旗》雜志和《工人日報》合訂本下面,似乎壓著幾冊線裝書和幾卷舊畫軸!
“行啊,曉娥姐,我正愁沒東西引火呢。這舊報紙挺好,省得我去買了。謝了??!”張建軍爽快地答應(yīng)下來,語氣輕松,仿佛真的只是收了一箱廢品。
婁曉娥明顯松了口氣,感激地看了他一眼:“那就麻煩你了。我…我先回去了。”她不敢多停留,匆匆轉(zhuǎn)身回了后院。
張建軍將木箱搬回自己小屋,關(guān)好門。他先仔細地檢查了門窗縫隙,確認無人窺視后,才將箱子里的東西一股腦倒在炕上。
撥開那些充當(dāng)掩護的舊報紙和雜志,下面的東西顯露出來:三冊紙張泛黃、線裝訂的舊書,封皮上寫著《金石索》殘卷;兩卷用舊錦緞包裹的畫軸,展開一看,是兩幅設(shè)色古雅的山水小品,落款是清代一個不太出名的小畫家;還有一個小小的、沉甸甸的紫檀木匣子。
張建軍對古董字畫研究不深,但也知道這些東西絕非廢品!他首先拿起那個紫檀木匣子,輕輕打開。里面是空的,但內(nèi)襯的明黃色絲綢上,印著一個模糊的龍紋圖案,透著一股皇家氣息。匣子本身材質(zhì)和工藝就價值不菲!
“系統(tǒng)!”張建軍意念溝通,“評估眼前這些物品的當(dāng)前市場價值及潛在收藏價值!并篩選安全可靠的變現(xiàn)渠道信息!評估費用!”
【掃描中…物品鑒定分析…時代背景風(fēng)險過濾…渠道匹配…需支付:5元。是否確認?】
“確認!”
【支付成功!扣除:5元。當(dāng)前余額:14532元。評估結(jié)果:】
【1《金石索》殘卷(清中期拓本):內(nèi)容冷僻,當(dāng)前市場價值較低(約30-50元),但具有較高文獻和收藏潛力(尤其對特定藏家)。】
【2清代佚名山水小品(兩幅):畫工尚可,但畫家無名氣,當(dāng)前市場價值一般(兩幅合計約40-60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