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天澤的家在山上,距離市區(qū)60多公里,而且每天只有一趟班車。
此時已晚上9點,他只能在常住的旅館湊合一晚。
第二天中午,吳天澤草草吃了碗刀削面,背起行囊往汽車站趕去。
13路公交車還是那樣擠,售票員依舊那樣暴躁,一切都是記憶中的樣子。
吳天澤在搖晃的車廂里轉(zhuǎn)身都是奢望,他緊緊抓著拉環(huán),生怕一個剎車就落個狗吃雞蛋皮。
好在臨河城并不大,20分鐘的車程很快結(jié)束。
他逃似地擠出車廂,直奔寫著《臨河——山頂》的依維柯上。
“喲,小澤,你咋回來了?!?/p>
“對啊,昨天你媽媽還說你要等暑假才回來?!?/p>
“呀,你這發(fā)型是北平時興的哇,看著就帶勁兒?!?/p>
車上都是回山頂鄉(xiāng)的人,一見到他,便七嘴八舌地問起。
“么有,我回家辦點事,很快走。”
吳天澤笑著說了句,又叔叔嬸嬸地叫了一圈,才坐到靠后的座位上。
看到這些熟悉的面孔,不由地想起母親和弟弟,他們會很好相處吧?
還有那個叔叔,會不會投資電影?
退學的事是暫時瞞著,還是坦白?
伴隨著這些疑慮,依維柯緩緩啟動,往山上駛?cè)ァ?/p>
車子沿著蜿蜒的盤山公路前行,山間獨有的泥土氣息漸漸喚起了吳天澤的記憶。
他望著路旁初現(xiàn)嫩芽的樹木,遠處若隱若現(xiàn)的山巒,以及錯車時窗外的懸崖峭壁,莫名地感到親切。
而路邊那些紅色標語,又讓他不禁暗笑。
《護林防火,人人有責》
《攔截警車是違法行為》
好嘛,這是哪個人才寫的標語,合著攔截其他車就不違法了?
這也是有了煤炭后,才鬧出的笑話吧?
說起山頂鄉(xiāng),稱一句世外桃源也不夸張,有山、有水、有百年蒼松,還有珍稀鳥類。
但自從這里發(fā)現(xiàn)了煤炭,一切都變了。
清新空氣沒了,只有拉煤車呼嘯而過的煤灰,清澈見底的溪流也被煤泥填滿。
吳天澤想想都覺得瘋狂,130多家煤礦中,僅20家有手續(xù),剩下全是黑煤窯。
記憶中,一個初一輟學去挖煤的同學,等他畢業(yè),人家已開上了桑塔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