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食品廠,現(xiàn)在就是一個病入膏肓的病人。
急需良醫(yī)來對癥下藥,方可能救活。
但無論是廠長也好,還是白瓷等市領導也罷,都不是良醫(yī)。
冥思苦想出來的藥方,不但沒有效果,反而給廠子持續(xù)放血,加重了病情。
劉遠東算是名醫(yī)嗎?
算!
因為他來自幾十年后,滿腦子先進的管理模式。
尤其他知道在后世暢銷的食品種類、品牌,更是見慣了各種營銷手段。
后世爛大街的產(chǎn)品和營銷手段,拿到當前年代,那就是開先河!
總之。
劉遠東覺得,救活食品廠還真不是多大的事。
不過。
劉遠東并沒有像要入股自行車廠那樣,打食品廠的主意。
倒不是他看不起食品行業(yè)。
畢竟后世的首富,就是專打一個賣水。
而是因為就憑他當前的能力,可用資源和人才,都很有限。
他所有的精力都用在自行車廠上,能忙得過來就很不錯了。
況且。
劉遠東也看出,阿姨心里憋著一口氣的,想救活一個廠子,來證明她在經(jīng)濟這方面的能力了。
他就想當然的,把自己定位為了狗頭軍師,想給她出謀劃策。
可誰料到——
當劉遠東說有兩個事時,阿姨卻不耐煩的問他,怎么整天就是這事,那事的呢?
阿姨隨口說出來這句話,極大打擊了劉遠東的積極性!
本來就不愿意在她身邊,她還這態(tài)度,換誰,誰能受的了?
劉遠東可不是那種,只要能高升,即便給女領導洗衣服,也會當作是恩賜的軟骨頭!
于是乎。
尤其在阿姨滿臉曬笑的樣子,詢問他怎么救活食品廠時,他張嘴就來了句,不想告訴她!
不等阿姨有什么反應,他就開門上車。
看著駛出市府大院的車子,阿姨傻楞了老半天,都沒回過神來。
誰家的秘書,敢用這態(tài)度來對領導?
放眼大江南北,好像只有劉遠東一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