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老一錘定音。
包括晏中原在內(nèi)的所有晏家子弟,立即轟然起身,垂首說是。
“什么都不要問,都回去吃飯吧。中原,你一定要發(fā)揮出你最高的水平,來寫這篇讀后感?!?/p>
晏老揮揮手,示意兒孫們散去后,重新回到了書房內(nèi)。
拿出電話簿,找到了一個電話號碼。
晚上八點半。
群眾日報的包總編,正在辦公室內(nèi)招待燕京白家的老大,白云名。
包總編快要下班時,接到了白老大的電話。
倆人曾經(jīng)是一起進修過的同學(xué),關(guān)系還是很不錯的。
得知白老大要來單位后,包總編雖說不知道什么事,卻也干脆的答應(yīng)了等他。
白云名趁夜來到了報社,只為送一篇支持天東、青云日報今天刊登的一篇稿子的“讀后感”。
青云?
地方上的一家報紙上,刊登的啥稿子啊,還值得你白老大親自過來,送一篇讀后感?
包總編心中疑惑,表面卻很客氣的,打開了白老大放在桌子上的讀后感。
《論特色社會道路的利弊》。
看到這個標(biāo)題后,包總編滿頭霧水。
什么特色社會道路???
我以前,怎么從沒聽說過這個名詞呢?
這是誰寫的一篇稿子?
包總編定睛看去——
僅僅半分鐘后,他就大吃一驚!
下意識的抬頭看著白云名,問:“老白!你,你確定你要發(fā)表這樣一篇讀后感?”
我一點都不確定。
可小妹美足,不但已經(jīng)把簍子給捅了,更是逼著我們支持,未來的妹夫劉遠東。
哎。
我們除了按照她的意思來做事,還能怎么辦?
白老大暗中苦笑。
表面上卻緩緩地點頭,對包總編說:“是的。我確定。而且這篇帶有部份原文的讀后感,署名是我的小妹白瓷。呵呵,老包你也知道。我們白家雖說人丁很旺,但在此類的大決策上,卻必須得聽從小妹的決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