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奧驗證了身份,進入了房間。
這個房間大概有一百多平,通體銀色,內層用金屬鑄造,到處堆放著各種復雜的機械設備。
這些設備雖然擺放凌亂,但是卻有一種混亂的美感,在于顏色與顏色的調和,
形狀與形狀的碰撞。
何奧穿過這些機械設備和零件,走到房間的最中心。
這里有一個直徑約三米的雙層圓盤操作臺,操作臺的外圈固定著八只機械臂。
這八只機械臂都可以上下移動,左右旋轉,外圈這個圓環(huán)也是可以旋轉的,這個雙層平臺運行起來可以觸碰到內圈的所有角落。
此刻這八只機械臂正圍在一起,
如同一片片機械花瓣將內圈圍繞起來。
伴隨著何奧走過來,這八只機械臂緩緩展開,
露出里面的‘花蕊’。
那是一個以棕黑和銀灰為主色調,
整體流線型構造又不缺分明的棱角的人形機械戰(zhàn)甲。
何奧一步步踏上平臺,走向這個漂亮的機械戰(zhàn)甲,面對面的看著這個兩代人的心血之作。
這個戰(zhàn)甲整體設計并不偏向現在聯(lián)邦流行的機械現代風,而是頗為沉穩(wěn)嚴肅,如同一個堅毅成熟的戰(zhàn)士,看上去可靠又威嚴。
這個設計是維安在父親的基礎上稍作修改而成的,維安父親原本的設計更像一個粗暴的機械狂戰(zhàn)士,維安將整個機甲小型化,流線化,使得它的體型看上去更加優(yōu)美。
維安將這個機械戰(zhàn)甲取名為亞當,確切來說是亞當1型。
在這個機甲胸口正中的位置,有一個大約一掌大的圓柱形缺口,
這里是用來放微型聚變反應堆的。
之所以設計在這里,一是因為胸口是重要位置,
人的雙臂設計可以讓人很方便的保護到胸部又不影響視野,二是因為胸部裝甲稍微疊厚,
留出安放反應堆的空間,
不會那么影響美感。
那塊超強合金打造成何奧需要的形狀,
至少需要大半天,今天之內微型聚變反應堆是做不出來的。
但是維安并不是一個在一棵樹上吊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