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黑色轎車駛入市議會大樓花園的大門,何奧才將手收回,與站在街道旁的人們揮揮手作別,然后關上了車窗。
他低下頭,打開了手中的書籍。
手放在方向盤上,操控著車輛在議會大樓下方的花園里穿行,塞納抬起頭通過后視鏡看了一眼身后收回手掌的老人,深吸一口氣。
而何奧則緩緩翻動著手中書籍,其實他昨天已經看完了這本書的大部分了。
這本‘考古紀實’并非是一本正規(guī)出版的書籍,在網絡上也找不到任何的關于這本書的消息。
不過這也很正常,聯(lián)邦審核的最嚴格的就是考古學的書籍。
這些考古學家經常不知道從哪里就挖出來了帶著污染的古代遺跡,而且一個比一個犟種,越危險越要挖,攔都攔不住。
像是主世界那種考古,挖墳可能只有一些古代遺骸,而副本世界的考古,是真有可能挖出古代天使和邪神污染的。
從林恩的記憶來看,聯(lián)邦不止一次出過考古學家挖到邪神遺跡,被污染了不自知,還開開心心把書寫出來,傳播知識和污染,然后搞出來新的邪教教團的事情。
所以后來考古學書籍出版的審核就非常嚴格了,越出名的考古學家審核越嚴格。
當然無法正常出版,并不意味著無法印刷了,聯(lián)邦有許多小印刷廠就接這種印刷服務,給無法出版的書籍單獨印刷出來。
但理論上來說,這種書都是不能拿出來明面上售賣的,只能私下流通。
何奧現(xiàn)在手中這本書似乎就是這樣的印刷出的書籍,只是從網絡上一點信息都沒有的情況來看,這本書可能連私下流通都沒有,大概率是作者印出來自己收藏的。
這本書扉頁留下的作者名‘斯菲特’很輕松可以在網絡上搜索到,這是艾恩斯文學院的一位考古學教授。
這本書記錄了這位斯菲特教授帶領一個團隊,對聯(lián)邦中部一個大災變時代的城邦遺址進行考古發(fā)掘的過程和分析。
從書中的內容可以看出,這個遺址并非不知名,周圍城市的傭兵和荒野流浪者都知道這個遺跡的存在,有許多人還會在這個遺跡里尋找超凡物品,但很少有人深入過遺跡。
從圖片和描述來看,這個遺跡有點像是柯維所說的,他年輕時曾經去過的那個遺跡。
在這位名為斯菲特的考古學教授找到這個遺跡的時候,遺跡里的很多東西都已經被破壞了。
這位考古學教授還在遺跡入口發(fā)現(xiàn)了一塊已經被掩埋的石碑,上面用模糊的筆記提醒外來者,危險禁入。
這位教授判斷石碑留下的時間大概是大災變時代末期到原聯(lián)邦早期的時間段,石碑做工很粗糙,明顯制作的時間很匆忙。
書中附了這個石碑的照片,石碑的模樣很普通,而且侵蝕嚴重,但是第一次觀看的時候,上面的字跡還是吸引了何奧。
這字跡與他曾見過的,那位寫下過天賦序列周期表相關知識的手稿的主人的字跡非常相似。
而這位考古教授也在石碑圖片的備注上,用一行小字描述了這個石碑,‘疑似某位聯(lián)邦建立者留下的石碑’。
從這個備注看,這位考古學家作者或許也認識這個字跡,但是他卻沒有在書里有任何更加詳細的描述。
當然,這個石碑也并不是整個遺跡的重點。
在書的后面,作者詳細了描述了他們團隊整個考古的過程,并大概還原了這個遺跡的歷史。
作者認為,這個遺跡大約是一座大災變早期的‘城邦’,并且有可能是當時聯(lián)邦中部最大的人類城邦,也是第一個成規(guī)模的人類城邦。
這個城邦一定程度上收集了一些大災變前的文明成果,使得他們有武裝平民和養(yǎng)活大規(guī)模人口的能力。
整個城邦分為內城和外城,通過考古線索來看,內城應該是超凡者及其親屬仆役生活的場所,外城則是平民生活的場所。
不過也并非是所有人都生活在外城,在外城更外面,也就是現(xiàn)在遺跡的最外層,依舊有大量人生活過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