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獲取信息的方法并不一定要光明正大的采集。
畢竟這些信息本身就不是拿來做正規(guī)合法活動的。
在此基礎上,想要獲取到血狼給出的那些信息就很簡單了。
現(xiàn)在智能設備的拍照技術已經(jīng)很發(fā)達了,他們只需要派人到達相應的區(qū)域,靠近這些流浪者,就能獲取到這些流浪者的相片,性別,以及活躍區(qū)域的信息。
當然,這樣獲取的信息可能會有一定的失序,而且隱秘拍攝的情況下,不一定能拍到完全的正臉。
從剛剛那位老人對何奧的回答來看,這些流浪者的警惕性其實還是很高的,陌生人的突然靠近并且還要詳細的在每個人面前晃悠,未必不會引發(fā)整個群體的警惕。
而且這種方式收集不到流浪者的姓名。
那么有什么辦法可以在不引起的警惕的情況下,挨個收集流浪漢的照片和姓名呢?
其實是有的,那就是讓流浪者挨個排隊登記自己的姓名,在排好隊登記姓名的時候,就可以放一個攝像頭在隊伍的最前方,這樣就可以在排隊的時候清晰的采集到每一個流浪者的人像。
但是這些流浪者肯定不可能閑著沒事去排隊登記自己的姓名。
那就要給出一些‘獎勵’吸引流浪者來登記。
但是如果說讓流浪者登記名字就可以領取獎勵,這樣必然會引發(fā)流浪者的警惕,讓他們懷疑登記名字這個行為的目的。
這時候,就需要把這個登記名字給獎勵的方式換一個敘述方法。
比如,慈善派發(fā)。
流浪者在領取慈善物品的時候,需要順便登記一下自己的名字。
這在聯(lián)邦的慈善派發(fā)中其實很常見,記錄著這些名字的名單可以作為慈善組織確實進行過慈善派發(fā)的證據(jù)之一。
所以大多數(shù)慈善組織都會要求接受慈善物品的人或者負責人簽字登記。
在對流浪者的慈善派發(fā)中,為了防止某一個流浪者重復領取慈善物品,一些慈善組織還會采用智能攝像頭進行人臉識別。
這些攝像頭自然能采集到流浪者的清晰面部信息。
雖然因為隱私問題,這些慈善組織都宣稱自己不會保存流浪者的照片,但是對于護照和銀行卡都賣了的流浪者來說,保不保存其實都不重要了。
流浪者們也基本不會關注這個慈善組織會不會配備攝像頭。
有一些慈善組織甚至就是機器人派發(fā)。
而何奧剛剛忽略的,其實就是慈善派發(fā)這個信息。
直到嘉茜將面包分到每一個流浪孩子的手里,觸發(fā)了何奧關于慈善組織的記憶,才讓他聯(lián)想起這些事情。
第三個正式副本的角色羅伊,曾經(jīng)是有過流浪經(jīng)歷的。
進化之從如果選擇使用慈善組織作為偽裝,不光可以很好的掩護自己的目的,還可以以較低的成本,用一些簡單的面包和水,就能讓流浪者們自己乖乖把信息送上門來。
何奧再次蹲下身子,看著臉上還帶著驚訝的老人,緩聲問道,“老兄弟,這邊有很多慈善組織來?”
剛剛何奧到來的時候,就有流浪者在吃面包,證明剛剛才有慈善組織來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