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重甲的高頭大馬,沖鋒而來的氣勢,是非??植赖?。
如果嚇不倒,那麼就采用角割戰(zhàn)術,襲擊步兵軍陣的邊角,以期尋找到破綻和弱點。
而如果這樣依舊不潰不懼,那就讓騎兵排成多排,一遍一遍的威嚇,并攻擊邊角。
直到對面開始畏懼和潰逃。
而如果這樣子,依舊不害怕,依舊堅守,那麼就讓騎兵從四面八方包圍住步兵軍陣,然后同時進攻。
蘭德和這些匪徒的沖突,自然是不會走到這個地步。
第二輪沖鋒之后,對面的陣型就已經(jīng)有些保持不住了。
要不是他們的指揮官一遍又一遍的再向他們解釋逃跑的后果,很可能在第二輪威嚇與角割攻勢下,他們就要堅持不住逃跑了。
但是蘭德還安排了第三輪第四輪沖鋒。
甚至在對面心神不穩(wěn),抵抗意志不夠堅定的情況下,魔法精鋼板甲騎士,也可以稍微沖鋒一番。
也算是鍛煉一下了。
面對騎兵的反覆威嚇,對面一直有些搖搖欲墜,但是依舊只有少數(shù)人潰逃,還會被他們的督軍所斬殺。
對面已經(jīng)意識到問題所在,在往后撤退。
后方不遠的地方,就有樹林。
在樹林中,騎兵沖鋒就很困難了。
蘭德決定將步兵壓上去。
步兵的沖鋒也是需要維持陣型的,一般每走幾十步,就會被要求停下來將可能有些散亂的陣型調(diào)整。
以免陣型松散,被敵人找到破綻,從沖鋒變成送菜。
在敵方的中高階職業(yè)者比例較高的時候,更要注意。
緊密的陣型可以讓敵方的職業(yè)者的個人實力優(yōu)勢較為難以發(fā)揮,而一旦被突破陣型,那其實就和步兵陣型被騎兵突破一樣,簡直就是一面倒的屠殺了。
不過就算走幾十步就要停下整頓陣型,沖鋒依舊要比撤退快很多。
而且對面還要面對騎兵的騷擾。
很快就接敵。
兵刃一剎那在不算清涼的上午,寒光閃爍。
ps。騎兵戰(zhàn)略參考的是南宋《黑韃事略》,步兵的維持陣型屬于軍事常識,這里不是歷史文,原文就不貼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