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烽沉默了許久,微微咬著牙,說道:“不僅有人幫他?!?/p>
“……”
“這個人,每一步,都走在我們的前面?!?/p>
說完這句話,整個御書房都陷入了一種森冷的沉寂當(dāng)中。
這個世上,有人能謀算人心,能一步一步的算到別人會做什么,這其實不算稀奇,在官場上的人,大多都有這樣的能力。
但是,算到了,還能先一步做到,就不容易了。
這個人,了解朝廷和宮中的行事,知道他們做事的每一道程序,并且能在這其中插手!
比起過去,靖王叛亂,寧王造反,這一回,他們面對的這個對手,比之前更強大,如果說靖王戰(zhàn)力強悍,寧王步步為營,那這個人,心機城府,以及他的能量,比靖王和寧王加起來都更強大。
鶴衣看著祝烽的眉心已經(jīng)皺成了一個“川”字,他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皇上,還有一件事,微臣考慮再三,還是決定稟報皇上?!?/p>
祝烽抬頭看著他:“又發(fā)生了什么事嗎?”
鶴衣說道:“并不是發(fā)生了什么事,只是——”
“嗯?”
“如今,北平城內(nèi)的輿情,不太好。”
“輿情?有什么傳聞嗎?”
輿情,說到底只是老百姓口口相傳的一些閑話和軼事,一般的皇帝很少注意這個,但祝烽畢竟是從北平的燕王做起,他在北平城內(nèi)鎮(zhèn)守了這么多年,很明白老百姓的能量。
他們的齊心,能讓一座普通的城池固若金湯。
他們的離心,也會讓一個強盛的王朝轉(zhuǎn)向衰落。
天時地利,都不如人和。
尤其這個北平,已經(jīng)不再是過去一個普通的邊城,而從邊城一躍成為了國都,這里的老百姓所思所想,就會成為整個大炎王朝的風(fēng)向。
一旦風(fēng)向不對,王朝也就不穩(wěn)了。
話雖然是鶴衣提起的,但說到這里,他反倒猶豫了一下。
祝烽看著他:“嗯?”
鶴衣猶豫再三,才上前一步,輕聲說道:“最近,百姓之間在流傳一些閑話,兩件事,都是關(guān)于寧王的?!?/p>
“哪兩件事?”
“一是寧王之死,因為那天晚上,寧王是在皇上提審的過程中突然中毒身亡,百姓不知其中詳情,所以就——”
祝烽的眉心一蹙,立刻明白了過來:“傳聞?wù)f,是朕殺了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