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寺院,我南下至云安區(qū),站在西江邊。江水滾滾而來,映著天邊晚霞,水中漁舟影影綽綽,一切都安靜得讓人想落淚。
江對岸是連綿的丘陵,一座座村莊星星點點地點綴其中。這里沒有霓虹,沒有高樓,甚至沒有喧鬧的集市,卻讓我在這一站真正感受到“水鄉(xiāng)”的沉靜。
一位老漁夫撐著小船靠岸,看我坐在碼頭邊發(fā)呆,便遞給我一罐米酒。他說:“這水,是我們世世代代的路,也是我們不走的家。”
我笑著回他:“你們喝的是江水嗎?”
他說:“我們喝的是江的性子,流也好,沉也好,它從來不爭。”
我記下這句話,覺得它就是云浮最深的精神所在:
“不爭、不鬧、不顯,卻不曾離開過世間的任何一場風(fēng)浪?!?/p>
四、高峰之頂:下一程之前的回眸
我最后一站,爬上了云浮市區(qū)東側(cè)的金山。
站在山頂俯瞰,整座云浮盡收眼底。這里的城市布局不像東部城市那般密集,它更像是一條臥龍,靜臥于山水之間,任東西商道穿梭其腹,卻不失本性。
風(fēng)很大,云層翻滾。我想起一路從海南穿越廣東,從熱帶???、儋州、三亞,走到雷州半島、湛江、茂名,再到今天的云浮。我像是在一張寫滿年輪的中國地圖上,用腳步描線、用筆墨注腳。
而此刻,我站在云浮山巔,望向西江彼岸,下一站,已在心中浮現(xiàn)——肇慶。
山不言,云不語,人心自在
夜里,我回到旅館,躺在木床上翻閱我記錄的手稿。外頭風(fēng)吹動木窗,樹影婆娑。我輕輕讀出今天寫下的一段話:
“云浮是一座隱于山中的沉靜之城,是石與水共筑的回響之谷。它不求在地圖上突圍,卻讓每一個路過的人,在此沉淀一絲心意,留下一段禪語,拾起一塊沉石?!?/p>
我合上本子,輕聲說:
“下一章,我將前往肇慶。
從禪意之城,走進(jìn)古都之境,繼續(xù)我的地球交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