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常州啟程,列車很快駛?cè)霟o錫。
初見無錫,是在太湖邊的一道長堤上。湖水靜得像鏡,微風(fēng)掠過湖面,吹起層層水波,也吹亂了我胸口隱隱的思緒。
這是一座很多人聽說過、卻容易忽略的城市。她沒有杭州那樣的文藝濾鏡,也不像上海那般燈火輝煌,卻一直靜靜立在太湖之濱,水生水長,衣被天下。
我翻開《地球交響曲》地圖,在湖灣彎彎、絲綢流轉(zhuǎn)、竹音輕響之地鄭重落筆:
“第196站:無錫。
她是太湖畔的柔光,
亦是民族工業(yè)的前奏。”
一、太湖黿頭渚:湖光山色中的千年孤島
我第一站選擇了黿頭渚——太湖最美的角。
渚者,水邊也。黿者,巨龜也。這里因形似巨黿探湖而得名。春櫻初褪,夏風(fēng)已至,我登上小舟,緩緩駛向湖心。
渚邊柳影搖曳,水鳥低鳴,遠山如黛。湖水是無錫最沉默的語言,卻又能包容所有急躁與喧嘩。
船夫是一位七旬老人,他說他在太湖邊劃船一輩子,“湖水看得清你是不是安生的人?!?/p>
我寫下:
“無錫的湖,不問你從哪來,也不催你要去哪;
她只愿你停一停,坐下來,
聽聽風(fēng)的方向,看一眼心的倒影?!?/p>
二、惠山古鎮(zhèn):碑林與茶煙里的時間慢旅
第二日,我步入惠山古鎮(zhèn)。
街巷清淺,井水潺潺。這里沒有張揚的商販,也沒有擁擠的人潮。小巷深處,藏著一片“天下第二泉”,邊上便是書法碑廊與惠山寺。
一位中年茶館老板正撣凈茶臺,他說:“這里喝茶不講風(fēng)味,講的是氣場。”
我坐下,喝下一杯無名烏龍,熱意直透心口。窗外有人在拉二胡,那聲音一曲未盡,竟讓人鼻頭微酸。
我寫下:
“無錫的慢,是一種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