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昆玉出發(fā),我順著國道繼續(xù)南下,一路上昆侖山脈愈發(fā)逼近眼前,沙漠與綠洲交錯的地帶逐漸過渡成大片田疇與林帶。在地圖上,我找到“墨玉縣”三個字,心頭一震,這是一塊聽起來仿佛自帶溫潤氣息的地方,仿佛藏著古老秘密與和田玉的靈魂。
汽車駛?cè)肽窨h城的那一刻,陽光斜灑在街巷之間,古樸與現(xiàn)代交融的人間煙火撲面而來。這里,沙漠的浩瀚還未遠(yuǎn)離,昆侖的沉靜已然降臨。小城的墻面上,彩繪著維吾爾少女與駱駝商隊(duì),畫中人物神情寧靜,仿佛正向我低語:“這里是南疆之心,是玉石之根。”
我在《地球交響曲》的地圖上鄭重寫下:
“第376章,墨玉縣。
碧玉如心,昆侖似母,
沙海無聲,卻藏萬年光華?!?/p>
在墨玉,提及最多的一個詞,便是“玉”。
昆侖山的雪水融化之后,化作密密織織的溪流涌入墨玉河。這條河看似平凡,卻是歷史上的“白玉之河”,千百年來,那些沉睡在水底的玉石被沖刷、磨圓、帶出深山,再由當(dāng)?shù)厝送绞滞诰?、撿拾、打磨,終成一塊塊價值連城的和田玉。
我跟隨一位老玉匠阿里木來到河邊。他已經(jīng)七十多歲,皮膚黝黑,神情專注,眼中有種玉石一樣的沉穩(wěn)光澤。他蹲在河灘上,扒開細(xì)沙,挑揀石子,一邊教我如何分辨“籽料”與“山料”?!罢嬲暮糜?,不怕時間,也不怕水,它只等有緣人?!?/p>
我學(xué)著他的樣子,一塊塊撿拾,有的粗糙無光,有的則溫潤若脂,觸手冰涼。他告訴我,真正好的籽料,往往隱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正如人的品格,也需歲月打磨。
我寫下:
“玉從昆侖來,
水潤其質(zhì),人養(yǎng)其魂。
墨玉,是時間打撈出來的光芒。”
縣城深處,我走入一片老街。
街道狹窄,屋檐下晾著晾干的辣椒、石榴皮、葡萄干,孩子在院子里追逐,老人圍坐在樹蔭下喝茶。女人們戴著精致的頭巾,在門口繡花、剪紙、和鄰居絮語。空氣中混雜著烤馕的香氣、艾草的清香與新采摘的無花果甜味。
我走進(jìn)一戶開放的院落,被一家人熱情招待。主人叫吐爾地,是一位手鼓藝人,他的妻子是刺繡能手,兩個孩子正在背誦《古蘭經(jīng)》。他們請我吃抓飯、羊肉湯,還教我彈手鼓、舞蹈。那晚,我在他們院子里看星星、聽故事,感受到了最柔軟的鄉(xiāng)情。
“我們這里雖然偏遠(yuǎn),但日子有味道。山水里有神靈,家里有歡笑。”吐爾地拍拍我的肩說。
我寫下:
“老巷不老,是記憶的脈絡(luò),
墨玉人的生活,在光影交錯中閃耀?!?/p>
離開縣城,我騎馬前往昆侖山下的一個小村落。這里海拔陡升,氣溫驟降,云霧繚繞,村莊如同隱世桃源。白雪覆蓋的山峰矗立在遠(yuǎn)方,仿佛守望的祖靈。
村子旁有座清真寺,綠頂白墻,周圍種滿了沙棗樹。村民們每日虔誠禮拜,也尊敬山神與自然萬物。他們說:“昆侖是母親山,它給我們水、玉、草地和方向。”
我參加了一個小型的祈雨儀式。長老們焚香,吟唱古老的禱詞,孩子們用柳條編織祈福的花環(huán),掛在樹枝上。風(fēng)吹來,花環(huán)隨風(fēng)擺動,像一首溫柔的歌謠。
此時此刻,我仿佛能聽到山與人的對話。無聲,卻厚重。
我寫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