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洪荒佛門為了鼎盛這一共同目標之時,諸多派系還可以凝成一條繩索,可鼎盛之后呢?
果實已經(jīng)成熟,如何分割,就成為了真正的大事,誰也不想自己得到的那一份稀少了吧?
自己不就是因為這個原因順理成章的從洪荒脫身嗎?
當真那些佛祖菩薩們,不愿意自己這個佛門佛祖離開,還不是有的是方法?
可事實呢?
他話一出口,挽留也不過是假意,巴不得他離開的,大概率占據(jù)了多數(shù)吧?
如今他們成功了,得償所愿了,可結果呢?
他根本不需要前往洪荒查看,就知道如今洪荒佛門已經(jīng)沒有了往日威風。
內斗,勢必已經(jīng)堂而皇之,哪怕明知道大敵就在眼前。
他也是看過大明歷史的,那崇禎時期,東林黨人為了自己眼前利益,有什么是他們不能無視的?
除去有限的幾個佛祖之外,洪荒佛門其他大多數(shù),大概率也不會在乎上頭的佛祖是他如來還是無天吧?
必須承認,如來這份推測再正確不過。
倘若沒有諸天,未來也和如來推測的基本相同。
那洪荒佛門之內,對無天到來接手佛祖寶座之時,也確實有些反抗者。
但這些反抗者的數(shù)量,和心安理得接受佛祖換人的數(shù)量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雖不能說九牛一毛,但也相差無幾了吧?
那些反抗者,殉道者,就真是為了內心信念嗎?
留給如來的,也唯有心中搖頭,在這一刻他彷佛大徹大悟,才明白自己這個所謂的洪荒佛門佛祖,并沒有那么重要。
整個洪荒佛門,也根本沒有自己想象之中那么美好,在外人看來不可力敵的洪荒佛門,實際上也根本就是一盤散沙。
這么一想,似乎放棄了也沒有什么可惜的。
他踏入了諸天,放棄了佛祖寶座,可不僅僅只是為了更夠的修為,也還想著哪一日自己回歸之時,繼續(xù)將這一寶座拿下。
可現(xiàn)在想想,似乎這一念頭意義并不大,拿下了又如何?洪荒佛門還不是以往那樣一塵不變?
就真是自己需要的那個佛門嗎?
猛然間,他才明白,洪荒佛門從來不是他的佛門,也從來都是接引準提的佛門。
他不過是一個職業(yè)經(jīng)理人而已,在其中也不過是占有一丁點股份,看似一切都自己說了算,可真正屬于自己的一直都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也。
倘若他理想就是一個職業(yè)經(jīng)理人也就罷了,關鍵是他的野心從來不只有這一些,這才是苦難的源泉吧?
他有了真正創(chuàng)業(yè)之心。
本錢什么的,他從來都不缺。
他也同樣沒有吃獨食的想法,從洪荒佛門的感悟,他對此自然一清二楚,洪荒佛門之中,有多少是真正和接引準提二圣同心同德的存在,他如來佛祖難道還看不出嗎?
就比如燃燈,人家從闡教副教主叛逃進入佛門,其地位難道就提升了?
人家要的不過是修為更進一步,成為燃燈佛祖,看似是成功了,也得到了自己心念念所得,可實際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