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觀看整個劉浩地球,去觀看沿途所見的所有的世界。
這一次,他下定了決心,只是觀看而已,他不想和此前三哥地盤那樣,沒過一處,就盡心盡力,就一定想著在其中留下自己的傳承之流。
他也沒有多言,只是將自己這份想法告知執(zhí)念劉浩和方運,而后飄然而去,就好似到來之時,一切都那么的靜悄悄。
“下一次再見,就真要以道友稱呼也!”執(zhí)念劉浩是有感而發(fā)。
“人家那可是佛祖!”方運這話聽起來彷佛調侃,可實際上卻也是對對方的認可。
“你說,他這番悟到了那些道理?”
“只是邁過了心中一道坎坷,不過這道坎坷倒也關鍵!”
“是啊!佛門可從來不可小覷也!”
方運微微點頭:“道友行走諸天,可又推廣百家之道?”
“自然如此,多少罷了!”執(zhí)念劉浩呵呵一笑,話語之中倒也認真:“有些哪怕文明趨同,貧道也都沒有放棄,只不過未來效果到底如何,卻難以預估!”
“如此已經(jīng)足矣!”
在這方面,二人的利益是空前一致的,也都想著未來有一日,百家之道,可以和洪荒佛門、道門相抗衡。
但他們也知道,哪怕未來有一日可以成就,那也將是遙遠的未來,底蘊這種東西,從來都十分重要。
他們希望,但也從不就因此而著急,他們在另一方面,也就是對根基的追求,同樣有著共同之處,都相信最重要的還是根基的是否穩(wěn)固,否則哪怕看起來再風光,某一個意外出現(xiàn),說不得也就消失了。
他們都認為只要種子種下去了,哪怕過程風雨交加,只要發(fā)芽了,只要有人學習了,就一定會散播開來,就一定會有真正對此熱枕者出現(xiàn),并自行推廣之。
這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傳承者。
當初在凡人修仙世界,凡人世界之中,朝堂無數(shù),讀書人數(shù)量同樣不計其數(shù),可執(zhí)念劉浩還不是只是拋下一本書籍,播下一顆種子?
當真他想做,有需要耗費多少力氣?
可仔細衡量之后,他依舊放棄了,外道很可能被凡人修仙世界排斥是其一,更重要的,還是他在賭自發(fā)的威力。
他對此擁有著無比倫比的自信,相信任何一個讀書人只要發(fā)現(xiàn)了,就不可能選擇放棄,哪怕其世界的主流是修真。
他絲毫不擔心,這些讀書人擁有了自己的力量之后,轉修原本世界的主流修真,他要的也不過是種子的四處撒播,而非一定要這些先行者之中崛起有兩個所謂的巨頭。
有時候,潤物細無聲,反而是最有利的選擇。
因為唯有如此,才能在主流世界所忽視,等待他們真正反應過來之時,才能真正的成長成為龐然大物,擁有者屬于自己的地位。
反過來,當真最初加入者,出現(xiàn)了那么一兩個巨頭,說不得還會迎來主流世界的瘋狂打壓,排斥異己,從來都是智慧生靈的天性也。
所謂的抱團取暖,從來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這個‘團’必須真正形成一個‘團’。
否則,三兩個人抱在一起,寒風吹拂下,還不是每一個都必須之面冰凍,撐過去的又能有幾何?
在他不可能在一方世界長久的停留狀況下,這樣的選擇反而是最正確。
換做方運,大概率也會如此吧?他方才的微笑點頭,不就是最大的贊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