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淵城東市后方的一處舊街口,一派寥落景象,石牌底下就是一堆破筐爛布,時而有野貓叫聲,不見人影。
此地白天也是人跡稀少,何況傍晚。
據說是因為當年殺的人太多,至今還能聞到血腥氣,普通人進去逛一圈了就會覺得不舒服,夜里常做噩夢。
三十年以前,這里曾經是東市里最繁華的一條街,因為此間有一家商會。
“通北商會。”
梁岳沿著這條破敗長街走到中段,踢開種種雜物,總算看清了地上那塊破碎的匾額上的字。
“沒錯,就是這?!彼肿哉Z一聲。
先前聽梁鵬說起曾有個商會以三首墨羅花為標志,他回去之后好一通查找,終于找到了這個名字。
四百多年前的收復之戰(zhàn)以后,九鞅被大興帝打回老巢,有幾百年的時間里不敢向南看一眼。
只有邊境的百姓私下時?;ネㄓ袩o,胤朝這邊的百姓用陶瓷、絲綢與生活器物等等,去交換九鞅那邊的靈植、藥草、野獸肢體等等,來往漸漸增多。
大約五六十年前,出現了一家風光一時的商會,名叫通北商會,他們將胤朝與九鞅的上層打通,將貨物直接在九鞅各部與龍淵城之間運送。
通北商會所在的這條街,頓時就成為了東市最火爆的街道,來搶著買貨與搶著賣貨的人,讓這條街晝夜繁華。
不過九鞅那邊也不是每一個部落都支持與胤朝通商,事實上,愿意接納九州文化的部落才是小部分。
通北商會基本只取得了蒼龍部、月鹿部、心狐部這三大部落上層的支持,其余部落的上層依舊禁絕九州商旅進入,百姓們就算想要,也只能偷偷從其余三個部落購買。
所以通北商會的標志是九首墨羅花的一部分,只有三朵。
可好景不長,三十年前先帝突然病故,九鞅趁機大舉進軍西北。
新帝登基直接立年號“牧北”,以證抗擊之決心。
西北大戰(zhàn)打了四年,最后是牧北帝御駕親征,在天峽關一舉擊潰敵軍。不僅收復失地,還將九鞅木狼部的領地全部占領,鎖死霜北城,讓其余八部再難出山。
大戰(zhàn)前期胤朝失利,神都之中群情激憤,“通北商會”被舉報曾向九鞅zousi軍械物資,連名字都在自首,最終成員被全部當街斬首。
這一條街,被鮮血染得通紅,久久未曾褪色。
此后再無人敢踏入,生怕怨魂纏身,就連東市的正街都遷移了一段距離。
這段歷史過去了三十年,早已經被掃到了塵埃堆里,這個三首墨羅花的標記,哪怕是當年的親歷者可能都不記得了,只有寥寥幾本記載當年事件的書籍里可能看見。
年輕人中只有極少數涉獵廣泛的讀書人,才有機會知曉這件事,譬如梁鵬。
于文龍的宅邸,就在東市之外,距離此地不過一坊之地。
梁岳邁過門檻,推開早就搖搖欲墜的大門,進入了商會內的雜亂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