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飽喝足的蘇苜靠在木質(zhì)躺椅上,夏日的陽光穿透窗戶卻將炙熱留在窗外。
屋內(nèi)在蘇苜的布置下變的涼爽舒適。
他的面前漂浮著幾張符文。
除了原版的黃底朱砂,蘇苜嘗試了各種紙張,從草紙到棉紙,到黃麻紙,不同的紙張所對應(yīng)是效果大相徑庭,朱砂與墨書寫的符箓效果有細微差距卻也不多。
總的來說,不同載體會有一定的差距。
但最終看的還是點在紙上那一抹靈,這抹靈便是整張符箓的核心。
這靈表達的越清晰,功能越明確。
跟電路板和編程似的。
初學(xué)者依葫蘆畫瓢,那些有所記載的符箓都是大成者試驗簡化后的產(chǎn)物,以最簡潔的筆畫寫出最完整的程序。
符箓并非一成不變,每個人理解的不同,符箓撰寫形象也就不同。
在初步搞懂符文的的大致結(jié)構(gòu)后。
蘇苜便開始了他的嘗試。
在寫下第一筆的瞬間,蘇苜便有種特殊感悟,身形仿佛置身到了浩瀚的天地當中,有一種寄蜉蝣于天地,緲滄海之一粟的感覺。
這便是天地?
蘇苜畫的第一張符便是【大小如意】而這符之意便于浩渺天地中顯化。
他整個人膨脹到如同一個巨人,而他的面前便是米粒大小的符紙。
“這……這是讓自己核中刻舟,米上雕樓?”
他還是小看了這符箓一道,這畫的哪里是符,而是天地感悟,一筆一畫皆是道理。
既然畫,那便沒有停下的道理。
在這天地之間,忽的晴空萬里炙熱無比,忽的平地起驚雷,雷聲乍動,有時背負山脈而行,有時卻氣如淵海仿佛要溺死在靈氣之中。
蘇苜所畫越來越順暢,畫的越來越肆意,而這些道與理不斷的交織向外溢散,似要將那些有靈覺的生物一同拖入這場感悟。
老山羊此刻一臉懵逼在炙熱的烈陽下撒丫子狂奔,意圖甩開太陽,要做新時代的夸父。
那條被困在井中的巨蛇猛的被一道春雷驚醒。
恐懼的眼神看向蘇苜所在的方向越發(fā)的恐懼,天地生變,如此異象,他到底做了什么。
煌煌天威,在耳邊乍響,哪怕千年的妖怪也本能的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