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惡主司回應(yīng):“我看那道士并非一個善罷甘休的主,總不能一直裝聾作啞吧。”
日,夜巡游如同兩尊雕塑不不討論,只待城隍的下令。
城隍聽著下屬的談?wù)撘粫r間也不知該回應(yīng)還是不回應(yīng),這一切也都因那毛家而起,按理來說他早就該阻止的,可做為平磨縣的城隍,他最清楚不過,這毛家都是些什么人,平時因為陰陽互不干涉,他也沒有什么好辦法。
滯留陽間之人越來越多。
各種死相皆有,從一開始的秉公抓捕到后來的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可不是一蹴而成的,這是時間堆積下的思維轉(zhuǎn)變。
而這一次毛家遭此難皆是咎由自取。
哪怕連城隍內(nèi)心都是這般認為的,那只最惡鬼城隍還是知曉一二的。
就是因為知曉一二,他才甘愿被這煙塵封鎖,不然以他的實力根本不可能不聞不問,這或許便是一種不用言說的默契。
惡鬼復(fù)仇卻不傷害他人,而城隍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城隍也是沒有想到,他有朝一日與一只惡鬼有這般的默契,這世事無常便是這樣吧,從側(cè)面也能說明那毛家所做之事到底有多么的離譜,人神共憤了數(shù)于是。
但是現(xiàn)在,那個道人的出現(xiàn),試圖打破這種平衡,那道人不知道,打破這份平衡可能會讓惡鬼波及其他人。
踐行自己的道是好的,但終究身在迷霧之中看不清全貌。
最終,城隍一擺手。
長空道長手中的香燃燒到一半猛的加速燃燒,大量的煙涌出在他的眼前顯現(xiàn)出一行字。
“且去吧?!?/p>
隨后大風(fēng)一吹,這些字便消融在空氣之中,城隍這是提醒。
然而面前這個道人便是認死理,他將手中香插在地面便轉(zhuǎn)身毫不猶豫的便離開了,他已經(jīng)知曉了城隍意思,或者說他從一開始便知曉。
不過他仍舊一意孤行,既然城隍不幫忙,那便只能靠自己了,高速運轉(zhuǎn)的大腦思考著應(yīng)對的辦法。
現(xiàn)在的他根本不知曉這背后的惡鬼身處何處,亦或者他無處不在,得想個辦法將背后的惡鬼逼出來,拼上性命也在所不惜。
突然他的腦中靈光一閃。
這惡鬼一日取一人的性命,卻不傷其他人,這分明便是不想毛家如此輕易的死去,死亡不過一瞬間。
太過于輕松了。
“如果我打斷這個進程,或者說找出這個惡鬼真實身份,想必你一定會出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