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著倜啟在原地,這么厲害的嗎?自己想要說什么都知道。
…………
在浮云觀的日子簡單而輕松。
出世,入世對于蘇苜而言并不在話下,于現(xiàn)在的他而言并無區(qū)別。
浮云觀的眾弟子偶爾能見到自己的祖師抬頭望天能坐上一整天,偶爾會在午后的池塘邊釣魚,也能在采買時,遇見他于山下小鎮(zhèn)中討價還價的場景。
秋收冬藏,寒來暑往。
時間過的很快,原本倜啟隱居的的房屋被推倒重建成了一座新的道觀,名為青竹觀,來到翻云山的人便少了很多。
十四個師兄弟加上一個不著調(diào)師傅輪流去青竹觀照看,而蘇苜在干什么?
他在某一日便牽著老山羊離開了浮云山。
沒有知會,也沒有說要去哪,就突然的離開了。
這讓浮云觀的一眾老小很不習慣。
他們的樂趣沒有了,至于是什么樂趣,當然是每日尋找自己家?guī)熥嬖谀睦?,由于蘇苜只要離開視線范圍,他的氣息便完全無處可尋,一開始浮云觀的眾人是因為好奇,想要瞧一瞧蘇苜每天在干什么。
到后來發(fā)現(xiàn),只要能夠偶遇師祖的今天一天的運氣都不會太差。
這就讓一群人發(fā)現(xiàn)了了不得的事情,隨后一發(fā)不可收拾。
為了能夠偶遇蘇苜無所不用其極。
有玄學派系的卜卦算卦,投錢問路,算風水,算時辰,算位置,只為與蘇苜來一場不期而遇。
有務實派的,每天天不亮便踩著那只破鶴在天上飛來飛去,說的就是云越。
有科研派,又能斂息又能飛天遁地的紙人,千里追蹤尋人的符箓………
還有請神的,這土地爺每天都要來浮云觀報到。
…………
蘇苜也是受夠這幫著人,太抽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