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看著王珪送來的小報,神色不變,一臉的嚴肅。
王珪能想明白的事,他自然也能想明白,但是慌亂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忙中出錯。
王安石將小報遞還回去,緩聲道:“眼下要讓雍王出宮!”
“確實該出宮了!只是怎么去辦?”王珪點頭贊同,但面容不見松快,這個道理誰都懂,問題是怎么讓他出宮!
當然這不是說外廷對內(nèi)宮之事沒辦法,相反辦法有的是!
最簡單粗暴的就是,百官集體上書,讓雍王出宮。
這事難辦嗎?不難辦!
甚至簡單到只要王安石說一聲,百官就會欣然相從。
不是王安石號召力強!
而是因為這是政治正確!沒人能拒絕這事!
太后那邊即便是再不愿意,也不可能違背群臣的公論!
此事能成,但有逼迫嫌疑!
不到撕破臉的時候,沒人愿意如此!
還有一種辦法,那就是勸說太后,讓他主動放雍王出宮!
這也是最好的法子,不傷和氣且體面!
但這件事的根本問題在于,王安石與寶慈宮的關(guān)系并不好!
自從他變法之后,那些宗室外戚、勛貴老臣,常去宮中向太后哭訴、抱怨。
更別說王安石還一口氣將五服外的宗室全部開革。
那些太祖、太宗的子孫,又一股腦跑到太后面前告狀。
太后整日所見、所聽都是這些,她要是能待見王安石和新黨才是見了鬼!
王安石看到王珪的神情,知道他所想,心中也不由嘆息了一聲。
有時他也羨慕文彥博和富弼那些老臣,跟兩宮之間的關(guān)系都很好。
很多涉及內(nèi)宮的麻煩事,他們往往去跟太后拉幾句家常,就能把事情解決了!
當然這也是因為內(nèi)宮信任他們。
當年英廟鬧濮議之爭,慈圣光獻,就能出現(xiàn)在小報上!”
“這事做好后,你和小報的人,全都躲起來!”
“喏”王財臉色鄭重的應(yīng)下。
王岡抬頭望著皇宮方向,輕聲道:“官家,尚未食君之祿,卻已解君之憂!如此忠臣給個狀元不過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