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我要的就這么多,墨家講究實踐出真知,匠氣的玄妙還需要你親身去體會。”
“多謝孟老教誨?!?/p>
劉燁躬身一拜,隨即帶著那本《墨家技藝全解》回到自家院。
將其翻開,頓時涌現(xiàn)出一股無比磅礴的文氣,遠超之前看的那些圣賢書。
這也正常,孟老好歹也是文道三品的大潰
他親手書寫的典籍,又豈是那些由旁人抄錄的普通典籍能夠媲美。
就是這字實在不敢讓人恭維,屬實是丑到了一定境界。
好在不影響觀看,劉燁也就耐著性子看了下去。
一時間悄然流逝,劉燁也將這本《墨家技藝全解》看了個七七八八。
上面文字的部分其實不多,主要都是各種物品的設(shè)計圖,幾乎囊括了古往今來所有人工造物,看得劉燁頭皮發(fā)麻。
不過收獲也挺多,除了文氣直接提升了一萬多絲,對于墨家技藝更是有了深刻認知。
單論理論知識,劉燁自認為不比孟老差多少,各種圖紙簡直信手拈來。
搓了搓手,劉燁準備試試成果。
然后,院中的一棵棗樹便遭了毒手,被劉燁砍斷了一條粗壯的枝干。
幾分鐘后,一把結(jié)構(gòu)精巧的木制手弩出現(xiàn)在劉燁手鄭
這只是劉燁的試水之作,談不上什么威力。
或許是因為這個世界過于崇尚個人武力,對于弩這種威力完全固定的武器,反而沒有任何人去研究,劉燁這也算是開了先河。
然而下一秒,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
伴隨一道墨色光柱從而降,一股跟此前截然不同的文氣灌入體內(nèi)。
剛一進入識海,便跟周圍的文氣產(chǎn)生沖突,然后就開始慢慢被文氣同化。
照這個速度,估計一兩個時的功夫,文氣長河獎勵的這點匠氣就會一絲不剩,全變成儒道文氣。
這玩意就跟打仗一樣,哪一方人多,就哪一方占優(yōu)勢。
主要孟老也沒想到劉燁體內(nèi)的文氣這么恐怖,如果只是多個十倍八倍,同化起來就會慢上許多。
而有這段時間作為緩沖,劉燁便能積累起足夠多的匠氣,直至反過來同化文氣。
劉燁倒沒有在意這些,因為他似乎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一個快速積累匠氣的途徑。
跟儒家的原創(chuàng)詩詞一樣,對于墨家修行者來,只要打造出這個世界沒有的東西,且足夠驚艷,便會引動文道長河降臨,從而投下匠氣光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