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提前聯(lián)系過,所以提前安排好了降落地點,一大塊的平地冰川,駕駛員也非常有經(jīng)驗地停住了飛機。
一行人便去了華夏駐地。
柳燕說得沒有錯,她的確有熟人在這里,駐地的方向是她帶過去的,柳燕朝著科研人員打招呼之后,有一隊人出來熱情地和他們打招呼。
當(dāng)然整個駐地其實都被華夏政府提前打過招呼,也知道許章意一行人的來意。
特殊環(huán)境下,科研人員其實很少換,所以即便藍星升維這幾年,除了幾個因為身體原因被調(diào)出去的科研人員,整個駐地內(nèi)的科研人員都是在極寒之地待了數(shù)年的人了。
雖然國家有派人過來指導(dǎo)過他們的訓(xùn)練,但是早就為極寒之地的科考決意奉獻一生的科研人員,依舊大部分的精力還是放在考察之上。
駐地的隊長姓方,許章意稱他為方隊,已經(jīng)五十幾歲了,但是依舊身子骨非常壯碩,他的眉毛微白,像是染上了極寒之地的冰霜。
他早就聽說過許章意的名字,所以在見到她之后,十分驚訝與喜悅:
“許教授,沒想到您會來這里!華夏極寒科考團歡迎您!”
一句許教授把許章意驚得不輕,她急忙搖頭:“叫我小許或者許工就行,我這次過來是想要尋求一條最優(yōu)路線去往極點。希望方隊能給予指導(dǎo)!”
“你們的來意我清楚了,許教授是為了國家而來,為了整個藍星的希望而來,我們整個團隊必將全力配合,進來說吧,外面冷!”
整個科研隊伍居住在數(shù)間冰屋里面,說是冰屋,其實里面用的是特殊的隔絕材料建造而成的,外面因為常年冰雪腐蝕形成了一層厚厚的冰墻,倒是增加了防護。
屋內(nèi)還有制熱設(shè)備,所以并不算冷。
進去之后甚至要脫下防凍衣。
他們沒有浪費時間,打開了投影儀,投影出了十分完整的極寒之地的地圖,各種海拔路線山冰川雪山,海拔以及溫度相關(guān)能得到的信息都標(biāo)得清清楚楚。
還有很多可以點開的信息,都是他們科考人員親自去考察備注甚至得出的經(jīng)驗。
這在網(wǎng)上是絕對看不到的!
或者說這屬于華夏科考隊伍的機密,顯然方對他們拿出了最大的誠意來支持許章意。
方隊解釋道,其實他們這些年主持過好幾次穿越極點的行動,可惜的是,每一次都以失敗告終,甚至犧牲了不少科研人員。
但每一次的穿越路線一次比一次距離更近,也獲得了寶貴的經(jīng)驗與數(shù)據(jù)。
除此之外,這些年的科考團隊也在冰川下面挖掘探測出了不少的奇怪東西。
永遠不化的冰川,像是冷凍了藍星無數(shù)的時光,有一些從未見過的東西,對于科學(xué)研究來說具有重大的意義,對于了解藍星,也具有重要的意義,所以這次他們能堅守下來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