眨眼間就到了院試考試的日子,孟先生依舊讓魏云舟他們休息。
考院試初試的第一天,李姨娘帶著魏云舟、李泉、鄭大山和鄭安四人前往咸京城外東郊的莊子。
李姨娘在咸京城外東郊有一個非常大的莊子。這個莊子有幾百畝地,田地非常肥沃,每年產(chǎn)的糧食,李姨娘他們是吃不完的,剩下就賣給咸京城的米行。李姨娘的八個莊子每年只是賣糧食,都能賣不少錢。
到了莊子,李姨娘就讓管事把通過考核的流民叫了過來。
東郊的莊子一開始收留了六十個流民,但通過考核的只一半,也就是三十個。
這三十個流民大多數(shù)都是來自西北。這些年,西北大大小小戰(zhàn)事不斷。前兩年,西北又鬧干旱。天災(zāi)加人禍,導(dǎo)致西北的百姓活不下去,紛紛往外跑。
跑出西北的流民,一部分南下往江南跑,一部分往咸京城跑。
由于咸京城看守嚴格,流民們混不進城里,就只好往咸京城外的農(nóng)村跑,弄得城外不太平。
去年,朝廷就派人追捕鬧事、燒殺搶掠的流民,這嚇得不少流民離開了咸京城。
留下來沒有走的流民實在是走不動,也不知道該去哪里。他們四處找事做,他們什么都不求,只求有一個安身之地,能有口飯吃就行。
李姨娘的八個莊子的管事原本就打算收留一些流民做事,畢竟流民便宜。而且為了能留下來,流民們一定會勤快地干活,絕不敢偷奸耍滑。
管事帶著收留的三十個流民來到魏云舟他們的面前。管事手里拿著登記簿,叫一個名字,這人就走上前來。然后,管事會詳細地向魏云舟介紹,這人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老家是哪里,有沒有家人,會不會識字,能做什么等。
魏云舟沒想到管事把每個流民的詳細情況都記了下來,就連流民身上的特有的特征也記下來了。比如說這人臉上長了一顆痣,有多大,什么顏色,長在哪個位置都記錄地非常細致。
通過考核留下來的三十個流民,有八位老人,六個中年人,十個年輕人,六個孩子。這其中有一些人是一家人。
魏云舟原以為流民中有會識字的,很可惜這三十個流民里沒有一個人識字。
仔細想想,會識字的流民肯定早就被搶走了。
他認真地打量每個人,他們的身材都很瘦弱,應(yīng)該是餓的。在西北的時候,他們就吃不飽飯。從西北到咸京城,這一路更不可能吃飽飯。長期吃不飽飯,人不僅瘦,而且還會營養(yǎng)不良。從他們蠟黃的臉色就能看出來。
大多數(shù)流民被魏云舟打量的目光看的畏畏縮縮。他們得知莊子當(dāng)家的來了,擔(dān)心當(dāng)家的不滿意他們,趕他們走。他們好不容易留下來,有一個安身之地,還有一口飯,真的不想離開,也不想再流浪了。
魏云舟發(fā)現(xiàn)年輕人和孩子們中有些人面對他打探的目光,不僅沒有害怕地低下頭,反而坦誠或者好奇地看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