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個火山?!标染慈实?。
飛舟上一眾弟子恍然。
是啊,起初環(huán)音谷就建立在邊境巖漿之地,若要建煉器峰,當然首選火山。
滾燙的熱風呼呼地刮過面頰,王若錦仿佛聽不見自己的聲音:“那我們該住在哪兒呢?”
蘇小舟道:“需要布下足以抵抗巖漿噴發(fā)的防御罩。”
“若是嫌住處光禿禿的沒點綠色,可以在防御罩內種植椿樹、昆木等不畏炎熱的古木,辟出空地來建立亭臺樓閣……這都不在話下?!标染慈收f得很隨意,好像古木一日就能長成……擅長木系法決的大能確實能做到就是了。
“煉器之人最好還要學習布陣,比如布置四季陣,能讓陣法中的氣候變化與自然一致,在陣法所轄區(qū)域內種植自己喜歡的花草樹木也是基礎?!?/p>
眾弟子聽得云里霧里。
穆平安倒是興致勃勃,他對陣法很感興趣,若能學習布陣術,拜入耆老前輩門下也不是不可以。
而且他最滿意的是,這里離遲元峰很近!離首御峰也不算太遠,仿佛是天意一般,剛好就在兩峰之間的連線上,再好不過的布局。
耆敬仁話是這么說,根本不想教煉器。
自覺教布陣理論還好說,煉器就難了。
煉器難在基礎,從基礎開始教還得從打鐵開始。
需要大量尋常品級的靈料供給消耗不說,耗費大量物力后,等弟子能煉制尋常品級的法器后,再將尋常品級的法器煉制到無法提升的高度后,再開始煉手。
將手煉制成足以勝過自己所煉之器的“器”以后,再開始徒手煉器。
從徒手煉制弱點多到千瘡百孔的器開始,一步步,異常緩慢的,日積月累的提升。
達到鍛造一缺之器,再一邊煉手一邊煉器,將一缺逐漸縮小,再縮小……
煉器之道無窮盡。
一般弟子能入門耗費大量靈料煉制個黃階法器就算不錯了。
所以他都老大一把年紀了,讓他教基礎煉器法還是太難為他老人家。
不若在嚴酷之地,教人建造大型器具,比如房屋、鍋碗瓢盆等有用的東西,從無到有建造人類舒適的家園。
糊弄完這段時間后,到時候回了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