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秋捏了捏那裝著二十塊錢的舊報紙包,指尖感受著鈔票的厚度。
錢和煙都收下了,但怎么用,她心里自有盤算。
新衣服沒必要,去“麗人”理發(fā)店消費更不可能,那地方即使打了折,收費也不是她現(xiàn)在能負擔的。
不過,“麗人”理發(fā)店這個名字,像顆種子落進她心里。
那是省城最高檔的理發(fā)店,沒想到是江向陽朋友開的。
如果能進去看看,哪怕只是觀察,對她琢磨發(fā)型、了解姑娘們的喜好都大有幫助。
林晚秋把錢和煙仔細收好,轉身回了醫(yī)院。
眼下最要緊的是兩天后的畢業(yè)舞會發(fā)型生意,如果能順利完成的話,那些小姑娘以后說不定還會找她給她介紹客源。
畢業(yè)舞會當天下午,林晚秋提前跟王姨請了假,背上從劉小玲那借來的舊挎包,里面裝著梳子跟她僅有的幾條皮筋。
雖然已經說好讓她們自已帶,但林晚秋還是為了以防萬一帶了幾根。
跟著興奮的劉小玲去了她的學校。
舞會場地設在學校禮堂后臺的一個空教室。
林晚秋到的時侯,里面已經嘰嘰喳喳擠了十幾個女學生,個個臉上洋溢著期待又忐忑的神情。
她們的發(fā)型大多千篇一律:麻花辮、低馬尾,或者簡單用皮筋扎個揪。
劉小玲一進去就大聲炫耀:“看!這就是我跟你們說的晚秋姐!手藝可好了!”
女孩們的目光齊刷刷聚焦在林晚秋身上,帶著好奇和審視。
林晚秋穿著洗得發(fā)白的舊衣裳,但腰背挺直,眼神沉靜,沒有半分怯場。
她掃視一圈,心里快速評估著每個人的發(fā)質、長度和臉型。
“誰先來?”她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壓過了嘈雜。
一個膽子大的圓臉姑娘立刻舉手:“我!我!小玲扎的那個半扎發(fā)真好看!我也要!”
林晚秋點點頭,讓她坐下。
這種蓬松的發(fā)型,她沒用梳子,直接用手代替效果更方便好看。
手指靈活地分區(qū)、攏發(fā),用一根女孩自帶的紅色頭繩,在腦后偏高的位置迅速綁出一個飽記精神的半扎小揪,兩側特意拉松幾縷碎發(fā)修飾臉型。
“哇!”效果立竿見影,圓臉姑娘對著小鏡子左照右照,驚喜不已,“真的不一樣了!顯得我臉都沒那么圓了!”
有了第一個成功案例,女孩們立刻熱情高漲,爭先恐后地圍上來,林晚秋瞬間成了焦點被擠在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