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個可能?!痹绖P轉(zhuǎn)過頭問參謀,“敵人大概用多少兵力進攻?曹錕到底損失多少?有沒有確切數(shù)字報上來?”
“沒有,前線能見度極差,戰(zhàn)況又很激烈,一時半會恐怕不會有確數(shù)?!?/p>
“大人,最新電報?!?/p>
“目前我軍仍牢牢守住核心陣地,敵陣前遺尸累累,黑夜中不知敵之虛實,從火力來看,當不下于一萬之眾,我軍損失正在清點,據(jù)初步估計,死者八九百,傷者千余,qiangzhi、danyao損失不計其數(shù)。為堅守陣地、拱衛(wèi)京師,卑職懇請大人火速增援……”
“一萬?”袁世凱倒吸一口冷氣,“電令曹錕,固守待援,迅速查明敵之確切情況,天明后立報于我?!?/p>
“固守待援,大人,不知援兵從何而來?”馮國璋感覺到了事情的嚴重性。
“以曹錕的脾氣,敵情可能不明,但我軍損失數(shù)目他肯定有所縮水?!痹绖P倒也明白曹錕的秉性,“如果我沒猜錯的話,我軍真實損失當是已上報的兩倍,只是如何派遣援兵,難??!”
“目前看來,有可能增援的是五路援軍,一是卑職統(tǒng)帥之禁衛(wèi)軍;二是熱河尤其是承德守軍;三是直隸巡防營;四是在察哈爾的第一鎮(zhèn);五是在山東的第五鎮(zhèn),舍此之外,都是遠水不解近渴?!?/p>
“禁衛(wèi)軍輕易不得出動;承德守軍護衛(wèi)行宮重地,也難以調(diào)撥;巡防營戰(zhàn)斗力極其低下,無濟于事;山東剛剛安定,第五鎮(zhèn)輕易不能動用;還是在第一鎮(zhèn)上動動腦筋。”袁世凱立馬有了主意,“電令第一鎮(zhèn)迅速集中,立即待命、聽候調(diào)遣?!?/p>
“大人,少川他們一早就到南京,要不要讓他們質(zhì)問南方?”趙秉鈞提議。
“借題發(fā)揮,嚴詞斥責南方不守信用。”袁世凱想了想,“不過要把握火候,不要把南方也惹惱了,南北如果同時開戰(zhàn),我們應付起來更加麻煩。”
12月17日,北方和談代表唐紹儀由漢口抵達上海,有一大批隨員隨唐而來,其中有一個非常引人注目,他就是以行刺攝政王而聞名于世的汪精衛(wèi)。
就在唐到后不久,吳景濂也收到了秦時竹的密電:“東北已與北洋軍重燃戰(zhàn)火,兄仍參與南北和談,不要受此干擾,同時將這一情況通告南方同志,以便早做準備,求得萬無一失……”
吳景濂不敢怠慢,立刻與伍廷芳通電話,伍廷芳聞言大驚,“蓮伯兄,南北和談尚未開始,秦都督怎能擅自命令開戰(zhàn)呢?這不是破壞和談嗎?”
“東北和清廷的停戰(zhàn)令已經(jīng)過期,開戰(zhàn)勢在必然。”
“那為何不延長時日?”
“清廷不答應我們的條件,一味拖延,除了用武力,別無他法?!?/p>
“那可以再接著談?!眱蓚€先決條件伍廷芳是知道的,“區(qū)區(qū)十天,能談出什么結(jié)果來,再說,我們這邊不是還沒有談嗎?”
“所以,南方還是接著談,東北還是繼續(xù)打,這是秦都督的命令?!?/p>
“如果我們一邊談判,你們一邊又在打仗,這在道義上站不住腳,讓人家懷疑我們誠意不夠,你們這么做,我們很難談的呀?!?/p>
“都督說了,我們打,你們談,這對和談更有好處?!眳蔷板ジ嬖V他,“好人你們做,惡人我們做了?!?/p>
“此話怎講?”
“我們打,打贏了,打得順了,你們腰桿就粗了,說話就有份量了,和談也有主動權(quán)了。”
“那萬一打輸呢?”
“打輸也不要緊,你們不是還在談嘛,輸了正好全國和平。”
“你這是強詞奪理!”伍廷芳又氣又急。
“都督還有話,如果和談不承認這兩個先決條件,他將來決不在協(xié)議上簽字,也決不承認那個政府。那樣的話,就是全國都和平了,我們東北也要打,一直打到建立共和為止!”
“唉,你們都督……”伍廷芳長嘆一聲,話都說到這份上了,也沒有繼續(xù)扯皮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