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吳景濂率領所有由“民選”選舉產生的各省代表返回參議院(基本就是原先的“官派”議員,由各省議會表決通過,同時又略微增加、更換了少數幾個議員),人民黨保住了議長一職,副議長由湯化龍接任。繼議長改選后,審議長及各部審查員和其它常任職員也全部重新改選。谷鐘秀被選舉為全院委員長,林長民被選舉為秘書長,各部委員也大都改頭換面。但總的說來,人民黨基本保持了原先的勢力,同盟會勢力大受打擊,失去了對好幾個部門的控制權。
經歷了種種,同盟會議員發(fā)生了程度不同的分化,渙散的趨向越來越明顯。有的無視“黨議”,自行其是;有的為了個人地位,不惜犧牲“黨見”,大搞政治投機,成了唯利是圖的政客;有的則不分青紅皂白,不辨是非,一味以謾罵、攻擊來謀求黨勢發(fā)展,徒然為反對派提供指責的借口。
各小黨的勢力也在不斷分化組合,一個突出的實例就是以民社為核心,包括國民協(xié)進會、民國公會、國民黨和統(tǒng)一黨五個政黨,合并改組成為共和黨,成為參議院中的節(jié)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