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梁啟超尷尬地有些說不出話來。
“好了,言歸正傳,就我看來,這種內部分裂的情況不要說在進步黨,在各大黨之間都存在,比如國民黨,孫中山、黃興等都是公開贊同憲法草案的,他們底下的那些大佬,廖仲愷算是聽孫、黃的,肯定會投贊同票;汪精衛(wèi)作為代理理事長算是中間派,總是持模棱兩可的態(tài)度;而以陳其美、胡漢民等人為首的那一派則是堅決反對的……人民黨……人民黨……”楊度想了想,把已到嘴邊的話又吞了下去。
“人民黨怎么了?”秦時竹神色依舊、用平靜地腔調問道。
“人民黨內部似乎也有不同聲音,據(jù)說,這幾天去季老家中的人特別多……我想……我想。”楊度只對眾人輕輕一笑,就沒了下文,眾人這才發(fā)現(xiàn),今日開會,人民黨。在《中華民國國防法》頒布試行后,總政治部主持制定了《中華民國軍功勛章授予條例》,條例中規(guī)定的勛章共分五級,從下往上依次為忠勇、云麾、干城、寶鼎、國光,每級又分三等,如一等國光勛章,二等干城勛章,三等忠勇勛章等等,同時規(guī)定原則上只有獲得低級、低等勛章后才能進一步獲得高級、高等勛章,當然立有特殊功勞、極為重大之貢獻者不在此列,只要經過總政治部同意、國防總長簽字,可直接授予一等寶鼎勛章以下各級勛章,而國光勛章則要國防部提出申請,由總統(tǒng)簽字后才能提出授予。如果有人獲得同一級別的各個等級勛章,成為該級別全獲者,稱呼為某某勛章全獲者,凡全獲者在佩戴時不必佩戴全部三枚,而可以單獨佩戴象征全獲的綬帶和大勛章以示區(qū)別!
在各個級別的勛章中,忠勇勛章一般授予普通士兵或士官,或者授予對軍事行動有重要幫助的本國普通公民,通常以硬鋁制成,中間圖案為一戰(zhàn)士持戈矗立,象征勛章獲得者忠于職守,在戰(zhàn)場上奮勇爭先的精神!云麾勛章通常授予軍官,同樣以硬鋁制成,中心為軍旗矗立云霄圖,四周為光芒,象征榮獲此勛章者,指揮作戰(zhàn)、參贊戎機、功高云表,榮譽之光四射!干城勛章通常授予有重大戰(zhàn)功之將士,以黃銅為主要成分制成,中間為長城及烽火臺圖案,象征勛章獲得者為國之干城!寶鼎勛章授予有特別重大貢獻之將士,以銀、鉛合金制成,外表鍍金,中間為一三足寶鼎,四周為光芒,鼎為我國古代傳國之寶,象征榮獲此章者衛(wèi)國有功,國家珍視如鼎!國光勛章授予對于國家有極為突出和重大貢獻之將士,以純金打造而成,中間圖案為國防軍盾形軍徽(故也稱“祖國之盾”勛章)并向全周天散發(fā)36道光芒,象征獲此勛章者弘揚國威,為民族立下不朽之功勞!
在勛章之下,還設立了四種獎章,分別為勤勉、優(yōu)勝、楷模和創(chuàng)新,同樣分為三等,不過這四種獎章彼此的地位是相同的。相對而言,獎章的應用范圍要小一些。勤勉獎章主要授予文職類、參謀系統(tǒng)、后勤維護保障系統(tǒng)軍人;優(yōu)勝主要授予在部隊考核中榮獲個人優(yōu)勝或者帶領所部獲得團體優(yōu)勝的人員;楷模主要用于表彰軍人群體當中的非作戰(zhàn)功勞行為,比如見義勇為;創(chuàng)新主要授予對于戰(zhàn)術、戰(zhàn)法、兵器、訓練等各種方面有革新或改良的軍人。內務部警察系統(tǒng)可參照國防軍條例授予勛章和獎章。
在勛章和獎章之外,還制定了一系列有關紀念章的規(guī)定,用于紀念有重要紀念意義和價值的事件,凡是參與其中者均可獲得。自條例頒布以來,已有多種紀念章下發(fā)部隊,比如較著名的開國紀念章,凡是親歷辛亥革命并在一線拼殺者均可獲此紀念章一枚;又如國慶閱兵紀念章、平定京津叛亂紀念章(主要授予當時由陸尚榮擔任師長的12師將士)、護國戰(zhàn)爭勝利紀念章等等……(未完待續(xù),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章節(jié)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