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寧靜祥和的渤海灣相比,歐洲局勢如同驚濤駭浪一般。
奧地利的軍事行動方案得到德國最高級人物的支持,因為俄國和法國的同盟會加劇這場危機,英國外交大臣愛德華格雷于7月26日參加進來,提議德、法、英、意開會調停。柏林方面很干脆地拒絕了他的提議,說這一爭端僅同奧匈和塞爾維亞兩國有關。德奧戰(zhàn)略的中心思路就是使沖突局部化,在讓奧地利摧毀塞爾維亞的同時,由德國的軍事力量威懾俄國,使它不敢采取行動。俄國曾電告奧匈政府,若執(zhí)意攻打塞爾維亞,俄國決不坐視斯拉夫兄弟任人欺凌。但在德國的保證和支持面前,奧匈根本不理會俄國的威脅,反而加快了步伐,希望一鼓而下塞爾維亞。短短幾日之內(nèi),維也納已經(jīng)動員起3個集團軍,20個步兵師,外加騎兵、炮兵、工兵、海軍若干,數(shù)十萬大軍陳兵于奧塞邊境,準備猛力進攻。作為對英國和俄國的答復,奧地利于7月28日對塞爾維亞宣戰(zhàn),由此推倒了多米諾骨牌的,以表彰他對海軍航空的貢獻)。因此,海軍的注意力轉向了水上飛機,這種飛機可以從坡道上起飛,然后在母艦附近水面降落,再用吊桿吊到甲板上。由于安全性大為提高,人們普遍認為水上飛機有著更好的前途。
“大總統(tǒng)、各位長官,飛機從艦艇上起飛的試驗在幾年前已有人開始在著手進行了,不但證明是可行的,而且很有必要。美國曾經(jīng)進行了數(shù)次成功的起降飛行;民國元年五月,英國皇家海軍在韋默思灣舉行海軍檢閱時,也有飛行員從“愛爾蘭號”和“倫敦號”戰(zhàn)列艦成功起飛,英國國防委員會據(jù)此下令組建了航空部隊(后來稱為皇家海軍航空兵部隊);同年年底,皇家海軍的老式輕巡洋艦‘競技神’號被改裝為航空母艦,次年該艦參加了年度演習,獲得巨大成功,海軍大臣溫斯頓丘吉爾下令新購買一艘商船并改建為‘皇家方舟’號航空母艦;民國二年,意大利有一架飛機從‘但丁號’戰(zhàn)列艦上起飛,法國改裝了老魚雷供應艦‘閃電號’,用來搭載水上飛機,日本海軍飛機飛行試驗也取得了成功,并將‘若宮’號商船改建成了航空母艦……就連一直對飛艇青睞有加的德國人也在嘗試海軍航空兵。我國作為一個航空強國(這可不是吹牛),雖然在飛機的發(fā)展、應運、作戰(zhàn)上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海軍航空兵的發(fā)展卻顯得有些滯后……”程璧光給眾人介紹道,“為加快發(fā)展我國海軍航空兵部隊,保持我國防軍的空中優(yōu)勢,經(jīng)大總統(tǒng)、陸總長、薩副總長首肯,總裝備部何部長特批,去年11月份由我負責挑選人員組建海軍航空兵,編制1個中隊,總共18架飛機,共50余名飛行員、技師和后勤保障人員。等會即將開始的就是我中隊16名飛行員依次起飛降落(另外兩架是備用機)演示?!?/p>
一個風和日麗的清晨,原節(jié)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