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地一聲,車門打開了,廣場的景色映入他的眼簾。祖國啊,我終于回來了!章炳麟在心底默默呼喊著,抬腳跨出車門,秦時竹一身戎裝,鼻梁上的那副眼睛更顯得儒雅之氣,禹子謨小聲地對他說:“復(fù)生,這就是太炎先生!”
其實,不用禹子謨介紹,秦時竹光憑章炳麟的長相就能判斷出他是誰。他快步上前,嘴里連連喊著:“歡迎太炎先生!”
從來人的打扮和嘴里說出來的話,章炳麟斷定此人就是秦時竹,知道他年輕,沒想到他這么年輕。根據(jù)禹子謨的介紹,秦時竹今年虛38,但眼前這人看來頂多三十剛出頭。年紀(jì)輕輕就成為一方諸侯,章炳麟心里不禁有些欽佩!他緩緩地走下樓梯,伸出自己的手,握住迎面伸來的手,兩只手跨越了遼闊的海洋,終于,緊緊地握在了一起。一時掌聲雷動,記者的相機(jī)拍個不停。
“太炎先生,歡迎您回國!”
“我仰慕秦都督的大名久矣!”……相互寒暄中,兩人關(guān)系拉近了不少。緊接著,秦時竹將在場的政府官員一一介紹給他。等所有人都與章炳麟見過禮后,秦時竹伸出右手,熱情地說:“請先生陪同檢閱!”
“好!有請!”
兩人并肩緩行,衛(wèi)隊持槍列隊,在王云山的帶領(lǐng)下,排成整整齊齊的三排,個個精神抖擻、威武雄壯,刺刀在陽光下閃閃發(fā)亮,看得章炳麟直點頭,口里不住地贊嘆,“果然是威武之師!”
秦時竹心里暗笑,這是昨天晚上王云山他們精心挑選過的,一個個都是高大挺拔、精神飽滿的老兵,如果部隊都是這樣的兵員,現(xiàn)在早就打到京城去了。笑歸笑,嘴上還要謙虛:“先生的文采勝于雄兵十萬!”這番吹捧說的章炳麟心花怒放。
兩人邊走邊談,一直走到臨時搭建的臺上,秦時竹將在這里致歡迎辭,眾人的目光也隨之聚焦到那里?!笆紫?,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歡迎太炎先生的到來!”臺下又是熱烈的掌聲,章炳麟也微笑著朝四周人群揮手致意。
“……今天,我們在這里隆重地歡迎太炎先生的到來,這是中國的幸事、人民的幸事!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在先生身上,體現(xiàn)了三重角色……炳麟大大贊揚了一番,對知識分子來說,這是最受用的招待和最高榮譽(yù),他不禁有些飄飄然,又有受寵若驚的感覺。
“……首先要感謝秦都督,兄弟此次來東北,完全出于他的盛情邀請,……東北的革命壯舉,我佩服地五體投地……我堅信,在秦都督的帶領(lǐng)下,東北一定有一個光明的未來……中國也將有一個美好的前途……革命萬歲!共和萬歲!”
隨后,在群眾的夾道相送下,章炳麟坐上了特意為他準(zhǔn)備的馬車,朝下榻之處奔馳而去,盡管有些顛簸,但他心濤的起伏則更大……
太炎先生一行,政府各要員陪同……席中,秦都督再次對先生的到來表示歡迎,并誠懇地指出,從學(xué)識上來說,太炎先生為一代人師……;從革命來說,先生投身革命、宣傳革命近十年矣,是革命前輩、功勛元老……;先生每以國家和民族為念,堪稱社會賢達(dá)……太炎先生受此褒獎,十分謙虛,連稱‘過譽(yù)過甚’,賓主相處甚洽,談笑風(fēng)生……觥籌交錯間,都督問及‘聞先生旅日期間曾收徒授課,凡上課時,每每提及國學(xué)、文字則無精打采、寥寥數(shù)語便一筆帶過,但及論其政治和中國大勢,則兩眼放光、神采奕奕,可有此事?’先生大笑,言其確鑿,慨言當(dāng)時憂心國家,無心做學(xué)術(shù)文章,恨不得一腔熱血立刻換來中華之新生,故厚政治而薄學(xué)問,久而久之,學(xué)生都知其脾氣,上課前故意以言語挑之,引先生高論滔滔不絕,往往一講就是數(shù)小時。聽得至此,眾人皆大笑不已,均以為先生乃性情中人,又兼憂國憂民,活脫脫赤子本色……先生回憶往昔,不勝感慨,講至鄒容君因‘蘇報案’不幸英年早逝,眼含熱淚,席間諸君都唏噓不已……談起目前形勢,先生興高采烈,每稱秦都督為能,言及前日讀都督舊日一詞――《沁園春雪》,細(xì)品之下,連聲贊嘆,言都督往昔便有沖天壯志,此不謬也,今日得見,足慰平生渴望,尤其‘?dāng)?shù)風(fēng)流人物,還看今朝’一句,盡顯英雄本色。以此詞來印證今日之業(yè)績,有過之而無不及……”
“宴后,兩人續(xù)行暢談……秦都督指出,革命成功就在眼前,此是中國新生之前提,今后之路尚且漫漫、困難必將重重……當(dāng)然,目前的任務(wù),還是在于打倒清廷,建立共和制度……先生對此表示同意,他相信,在都督的帶領(lǐng)下,任何艱難困苦都不值得一提……都督談起革命政府初創(chuàng),萬事均不完備,請先生批評指正,并誠懇邀請先生加入,共同改組、完善……先生欣然同意,應(yīng)邀擔(dān)任都督府參議,行總顧問職權(quán)……會談中,兩人就今后的大政方針交換了意見,對于秦都督的諸多考慮和設(shè)想,先生深以為然……據(jù)悉,先生將在此地逗留時日,期間還將去前線看望、慰問將士……”
看著手里的報紙,葛洪義問秦時竹:“章太炎回國,你做的好大一篇文章,究竟出于什么考慮?”
“革命即將勝利,我們要未雨綢繆地準(zhǔn)備政權(quán)穩(wěn)固和勢力伸展,章太炎作為政治代表人物,是各方面拉攏的對象,與其讓別人拉了去,還不如讓我們來辦這事?!鼻貢r竹笑呵呵地說,“他并非是光桿司令,他手下有兵有將,而且還有光復(fù)會這個政治組織,更重要的一點,他和同盟會并不和睦。我的設(shè)想是,在將來的國會選舉中,我們要拉攏以張謇、章太炎為代表的中間勢力,在國會造就太炎和同盟會之間的矛盾已經(jīng)很深了,我們和他走的太近,同盟會這邊?……”
秦時竹不以為然地說:“同盟會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我壓根就不怕,等到陳其美ansha陶成章后,光復(fù)會想不倒向我們都不可能,到時候我們放虎出山,先讓他們?nèi)ザ啡?,這江浙的地盤,我要定了?!?/p>
“對于章太炎的接待,你還有另外一層考慮吧?”
“真是什么都瞞不過你。”秦時竹嘿嘿地笑了,“確實,我做出這番舉動,就是要著力打造禮賢下士的氛圍,培養(yǎng)知識分子對我們的好感,中國的知識分子性格倨傲,沒有這個氛圍,我們是不可能吸引到人才的。而我們將來的發(fā)展,卻是萬萬不能離開人才。”
“你這么一說,我倒還想起來了,康梁怎么樣了?什么時候把他們招募過來?”
“他們,難??!”秦時竹嘆了口氣,“這兩人到現(xiàn)在還沒有覺悟,真希望章太炎此次能對他們有個刺激,康有為我是不指望了,還盼著梁啟超早日醒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