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我給他半個月時間,時間到了他要是還不辦怎么辦?只有兵臨城下才有威攝力,到時候辦也得辦,不辦也得辦?!鼻貢r竹樂呵呵地說,“這叫先下手為強,等把生米煮成了熟飯,袁世凱來都沒用,畢竟甘肅是北疆治下,巡閱使有權(quán)處置。”
果然,收到秦時竹的電報后,夏海強一躍而起,大呼:“有事情干了。練了半年的兵,是騾子是馬得拉出來溜溜。”
副師長焦?jié)揽此@副模樣,不禁感到好笑:“我說師長,你是不是想打仗想瘋了?”
“沒有,沒有,我又不是好戰(zhàn)分子,怎么老想打仗呢?”夏海強假意撓了下腦袋,“你看咱們在這里的時間也不短了,天天練兵,又沒地方實踐,這次行動,正好舒展筋骨。上次貢王這么不經(jīng)事,還沒出動就嚇傻了,這次倒是長途拉練的好機會。”
“我就擔心弟兄們吃不消?!?/p>
“吃不消?吃不消退伍回家種田去,咱們是當兵的,連這么點困難都克服不了,怎么保家衛(wèi)國?”
“如果后勤有保障,也不算是難事?!?/p>
“那是自然,大帥早給我想好了,需要什么物資,直接找寧武要就行?!毕暮娬遄靡环蟮?,“這次我?guī)?000人去,特別是那些半老不新的兵,然后再問李春福要兩個營騎兵。人數(shù)要是太多,飛艇也會吃不消的?!?/p>
“那扎木合的騎兵營要不要也一起去?”自清洗了一些蒙古王公后,夏海強在草原上的威望急劇增長,扎木合的護衛(wèi)隊吸收了一批前來投奔的蒙古健兒后組成了宗祥,農(nóng)林王人文,工商沈秉堃,教育孫毓筠。同盟會本不同意混合內(nèi)閣,自然反對。共和黨原抱入閣希望,現(xiàn)竟無一人,自知受了袁世凱愚弄,同樣憤憤不平。而人民黨議員在吳景濂的統(tǒng)一思想下,以陸徽祥演說“言詞猥瑣”(陸徽祥在參議院發(fā)表講話時,居然把改組內(nèi)閣、提交名單比做開列菜單,惹惱了一大批人),不配做總理為由,同樣很不滿意。于是,陸演說之后,同盟會、共和黨當即于投票前先提出總理不信任案。袁世凱聞訊,急忙致函參議院,提議暫緩投票。次日,參議院討論投票與否,同盟會、共和黨以袁函非正式咨文,不予承認,堅持投票。結(jié)果,袁所提六閣員,一律被否決,并演成全國性的政治風潮。
對這樣一個棘手的局面,袁世凱焦頭爛額,再加事實上不知道夏海強出兵的消息,根本無暇顧及甘肅,除了給秦時竹發(fā)個不痛不癢的說明,希望造就既成事實外,主要精力還是在內(nèi)閣上。因為陸徽祥于六總長被否決后,以“無組織內(nèi)閣之能力”為由,向他提出了辭職。袁大怒,認為對陸的打擊就是對他的打擊,公開聲明“仍持極端的超然內(nèi)閣主義”,宣稱:“無論如何,總不能改我此項宗旨。”
但發(fā)火歸發(fā)火,內(nèi)閣改組總是要議會通過的,他只好招來趙秉鈞給他想辦法。
“大總統(tǒng)息怒,這幫人不識好歹,卑職已有辦法了?!碧平B儀辭職后,本來應(yīng)該是內(nèi)閣總辭職,但趙秉鈞等袁派總長居然沒有跟著辭職,也算是奇事一樁。
“什么法子?”
“這幫家伙是服硬不服軟,咱們跟他們在法律圈子里斗是斗不過的,因為《臨時約法》這個緊箍咒擺在那里,咱們得用另的手段?!?/p>
“有什么手段能給這些不聽話的參議員一點顏色看看?”
“既然法律不行,咱們可以用行政手段,用警察手段……”趙秉鈞附在袁世凱的耳朵邊一嘀咕,袁連聲說好,命他趕緊去辦。
趙秉鈞得令后,先是利用自己手中權(quán)力,唆使北京軍警聯(lián)合會指責參議院“挾持黨見,故作艱難,破壞大局”,然后讓段祺瑞邀請各黨派參議員六十多人開“茶會”,段祺瑞全副武裝,名為座談,實為威脅,只字不提遵守《臨時約法》反而大談內(nèi)政、外交危迫,要議員化除成見,協(xié)力挽救國家。接著,袁世凱授意御用報紙將參議院否決閣員情況通電全國各省,煽動說:“世凱誠信未孚,以致動遭捍格”,“但有轉(zhuǎn)圜之余地,決不惜降心以相從”。分布在外地的北洋集團及其追隨者心領(lǐng)神會,隨即紛紛發(fā)電,攻擊同盟會與共和黨“只知有黨,不知有國”,要袁“將提出各員仍交該院再付表決。如其不知其反,一意把持,惟有先行派署,以專責成”。
陳宦也接到了袁世凱的密電,連忙來找黎元洪商量。黎元洪因為在湖北問題上得到了袁世凱的幫助,于是投桃報李,致電袁世凱“大總統(tǒng)暫以便宜行事,勿容拘牽約法,宜待危亡”。孫毓筠則寫信給袁世凱,表示“與其無政府,不如無參議院”。
各地鼓噪一片,很多報紙指責參議員們不識好歹,強調(diào)要“國事為重”。見逼迫參議院就范的輿論已初步形成,袁世凱遂乘勢于7月23日向參議院提出二次閣員補充名單:郵電楊士琦,司法許世英,教育范源濂,農(nóng)林陳振先,交通朱啟鈐,工商蔣作賓。
雖已形成了輿論聲勢,袁世凱唯恐還有人和他搗蛋,為確保二次閣員通過,北洋集團及其追隨者向參議院、同盟會及共和黨進一步施加壓力。僅24日一天之內(nèi),他們便連續(xù)拋出《討議員谷鐘秀、殷汝驪等布告》、《忠告參議員》、匿名傳單各一件和“健公十人團”恐嚇信一百零三封,大有山雨欲來的氣勢。接著,參議院守衛(wèi)長也稱病請假,放任閑雜人等隨意進出,對參議員進行謾罵、侮辱。堂堂議會,居然變成了菜市場,而趕來罵人的都是袁世凱授意趙秉鈞召集的地痞流氓。鑒于“聽取人民發(fā)言”,議長吳景濂也哭笑不得,只能默默忍受,好在沒有釀成肢體沖突,各議員只是耳根不大清靜罷了。(未完待續(xù),如欲知后事如何,請登陸,章節(jié)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