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公文馬上就會呈報上來,由于國防軍還沒有達到陸軍部規(guī)定編制的上限,很難不同意。再說了,就是不同意也沒用,他要想擴軍還不是自己說了算?”當時規(guī)定大省三師,小省兩師,邊(指邊疆省份)、禁(指直隸)省份不在此限,而陸軍部厘定的編制中,光是遼寧一省(大省兼邊疆省份)就可以編列4個師,山西(大?。?、黑龍江、吉林(黑、吉均為邊疆省份)各三個師、內(nèi)蒙、甘肅各兩個師,現(xiàn)在蒙古剛剛收復,自然又能編成不少于兩個師的部隊??傆嬁删幜?9個師,或者38個旅。北疆國防軍經(jīng)過最新擴編后,有7個步兵師,2個騎兵師,17個步兵旅,2個騎兵旅,離滿編還差一個旅(教導總隊作為直屬于軍校的訓練隊伍不列入編制,國防軍大本營編列的直屬隊伍,如憲兵、警衛(wèi)隊等也不屬此列)。
袁世凱一陣頭痛,秦時竹的部隊已經(jīng)夠多了,現(xiàn)在再編列兩個旅,豈能不令人擔心?居然還打敗了俄國人,實力差距令老袁恐慌不已。
這種心煩意亂伴隨了老袁整整一天,即使俄國公使再度跑來抗議時,并提出了種種要求,比如國防軍先?;?,撤離占領地方,釋放傷員和俘虜后才開始談判等等,老袁一概懶得搭理,他的心情惡劣到了極點,不停地對俄國公使的要求冷嘲熱諷,這種態(tài)度是他從來沒有過的。在他看來,俄國打了敗仗,就該老老實實認輸,不必再來提這些不切實際的要求。
俄國公使氣急敗壞:“北疆國防軍還是不是中國軍隊的一部分,秦時竹還是不是一個中國地方領導人,大總統(tǒng)您還是不是全中國的領袖?”
“這些都是,但承認這些又能怎么著?”袁世凱翻著白眼,“北疆政府有便宜行事的權(quán)力,這是我國臨時約法規(guī)定的,我作為大總統(tǒng)不能不遵守約法。”
“你……”
袁世凱不緊不慢地說:“至于傷員、俘虜問題,既然秦時竹已提出了方案,我也不需要越俎代庖,以這個作為基礎談判不是更好?貴方也承認,中、俄兩國之間并不存在戰(zhàn)爭,只是地方摩擦和糾紛而已,我倒認為這些地方事務由地方官員處理起來更為合適!”
“這將極大地削弱您的統(tǒng)治權(quán)威!”
“謝謝你的忠告,這是我國的內(nèi)部事務,我會有妥善的處理方案?!痹绖P才不想出頭,現(xiàn)在秦時竹打敗了俄軍,風頭正健,不要說不會聽他的,就是聽他的,全國老百姓也饒不了他,何苦強出頭,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他心里對俄國的怨氣也不小,在他看來,本來《俄蒙協(xié)約》簽定前,中、俄之間可以就蒙古問題有體面的解決方案,他袁世凱可以獲得聲譽,俄國可以獲得實惠,是你們俄國人給臉不要臉,非得撕破臉皮打仗,還要逼迫政府外交總長辭職,給我難堪,讓我下不了臺?,F(xiàn)在倒好,打輸了又想起我的好處來,早干嘛去了?再說,俄國一直唧唧歪歪,阻撓善后大借款的實現(xiàn),也讓袁世凱極度不爽。
俄國公使拂袖而去,連句告辭的話也沒有。
袁世凱依舊是那副冷笑的姿態(tài):“你們?nèi)ヴ[吧,去打吧,誰贏了我?guī)驼l的?!痹谒睦?,何嘗不希望國防軍和俄軍打個兩敗俱傷呢?
遠在千里之外的馬爾蒂諾夫也在做著激烈的思想掙扎:“怎么辦?”
就他的本性而言,他是輕易不肯認輸?shù)模巯碌木謩菀呀?jīng)惡化到了他所不能控制的地步,國防軍已經(jīng)對哈爾濱形成了鉗形包圍,處以極為有利的地位。哈爾濱方面雖然還有兩萬多部隊,城防也十分堅固,但缺少重裝備,尤其是缺少火力。
從哈爾濱報告上來的情況和駐沈陽領事反饋回來的情況來看,對手擁有極其強大的火力,并且在繳獲本方大量裝備后,火力變得更強。如果說這些還不是致命的話,飛艇就成了他揮之不去的惡夢,憑借俄軍現(xiàn)有武器裝備,沒有能對飛艇構(gòu)成威脅的東西。換而言之,一旦國防軍開始進攻哈爾濱,俄軍只能挨打而無法還手,飛艇不僅破壞力驚人,而且對士氣是個重大打擊,沒有什么比只能挨打而無法還擊更挫傷士兵的士氣了。雖然戰(zhàn)敗的消息還密切封鎖著,但很快就能傳播開來。
對于國防軍的戰(zhàn)斗力,他尤其感到吃驚,居然能一舉消滅本方兩萬人馬,簡直是了不得的事情,俄軍遠東部隊雖然在戰(zhàn)斗力方面不能和近衛(wèi)軍或者歐洲部隊相提并論,但是他認為對付中國人是綽綽有余了,現(xiàn)在打成這個樣子,以往的估計都要重新推翻。雖然他不能準確的估計出國防軍投入進攻的人數(shù)(出于偏見,他一直認為進攻雙城的國防軍至少在5萬人以上),但這種偏高的估計更加印證了他對哈爾濱的擔心。如果哈爾濱丟失,就意味著俄軍在中國境內(nèi)最重要的補給基地喪失,如果要重新奪回來,勢必要從西伯利亞大鐵路上大規(guī)模調(diào)兵遣將,從滿洲里、海拉爾一線逐次進攻,需要消耗多少物資和danyao都是他所不能承受的。而且中國軍隊在蒙古推進到了恰克圖,對于俄軍大動脈的威脅與日俱增,換句話說,要么首先將打擊方向指向外蒙,如果先指向東北,還得承受敵人騎兵從軟肋部殺出的壓力。另外,如果找不到克制敵人飛艇的辦法,即使能夠調(diào)兵增援也是沒有多少意義,對方可以輕而易舉地炸毀交通線,炸毀軍列,敵人已經(jīng)通過這套辦法俘虜了馬林科夫等人,難保不繼續(xù)使用這個戰(zhàn)術。
怎么辦呢?他想得頭皮都疼了,這個時候無論是傷兵還是俘虜對他而言已經(jīng)不重要了,打仗傷亡總是難免的,至于俘虜,本來就給俄羅斯抹了黑,無論怎么處置他們他都贊同,而且他也相信秦時竹說要處決俘虜?shù)脑拑H僅是個威脅,不會真付諸實施的,除非對方是個瘋子。但怎么樣才能扭轉(zhuǎn)戰(zhàn)場的被動局面呢?還有,到底要不要和對方停戰(zhàn)呢?
電文穿梭往來,彼得堡的官僚指責自己辦事不力,好在皇帝依舊信任他,要他拿出妥善的主意來。要打,就要打贏,若是不打,那就得先接受停戰(zhàn)。馬爾蒂諾夫是個純粹的軍人,他當然希望通過打仗來扳回局勢,可現(xiàn)在并沒有合適的計劃,要看需要決定的時間越來越臨近了,他不停的在斟酌。駐華公使也是個急切的侵略分子,和他之間有很多共同語言,因此對于政府方面授權(quán)他決定和戰(zhàn)問題,倒也不是太介意,只是善意地提醒他,英、法、德、美四國公使已經(jīng)知道了消息,并向俄國方面表示了愿意介入調(diào)停的態(tài)度,其中又以德國和美國最為積極。
可惡的德國佬,他憤憤地想到,在歐洲邊界上德國已經(jīng)給予了俄國太多的壓力,對方好意介入調(diào)停是假,介入糾紛,希望中國人幫助德國牽制住俄軍的力量才是他們的真實想法。至于日本,他從來就沒有好感,也認定正在一旁虎視眈眈,伺機撈取好處,怎么辦?
外交問題很復雜,但也很簡單,只要戰(zhàn)場上打贏了,什么都好說,可目前在中東路方面是完敗,讓他底氣不足。誠然,俄國在遠東的力量要大于中國方面,但遠水不解近渴,在近期內(nèi)無法改變根本性的力量對比。這一方面是自己過于托大,認為憑借著中東路附近的駐軍對付中國人是綽綽有余了,另一方面也是因為氣候因素,冬天無論是調(diào)動還是運輸都非常不方便。
想了半天,馬爾蒂諾夫決定還是先接受停戰(zhàn)協(xié)議,調(diào)遣軍隊需要時間,調(diào)整部署也需要時間,他得好好籌劃,二來,放出緩和的空氣,有利于麻痹中國人。至于什么不能調(diào)動軍隊這種條件,他是不放在心上的。
傍晚六時,俄國領事準時通報了本方意見,并提出?;鹌谙逓?0天,10天以后視情況再決定延期與否,秦時竹爽快地答應了這個要求,并同意俄國領事可以看望俄軍被俘軍官或傷員,并初步?jīng)Q定明天早晨由中立人士押送俄軍傷員到哈爾濱去,領事對秦時竹表示感謝后告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