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shù)風流人物
朝堂上的有一些爭論等對朱元璋影響不大,當他決定做一些事情,很難有人阻止。
馬秀英坐在鳳車上,笑著表達嫌棄,“金玉其表、敗絮其中,說的就是他。”
劉姝寧不好開口,因為皇后說的是馬尋。
皇后可以表達對馬尋的嫌棄,但是劉姝寧要是附和了,那皇后就該不高興了。
不知道自己被嫌棄的馬尋可不管那么多,銀盔銀甲的他披著猩紅的披風在縱馬往來,在仔細的檢查著行軍的隊列。
而在他的身后是扛著旗、拎著刀的常茂,
數(shù)風流人物
這話好像也沒什么問題,馬秀英在跟前的話沒人說馬家家學(xué)不足。可是馬家算不上真正的詩書傳家,比起一些讀書人家的,也確實差了不少。
朱元璋就有些期待的說道,“和你姐此前也商量過,你有了子嗣,大概是能跟著俺孫子一塊長大。到時候都在你姐跟前長大,跟著一起教,以后朝堂安穩(wěn)、兵權(quán)有人控著?!?/p>
朱元璋是不可能將兵權(quán)完全給徐家、常家或者李家,互相制衡才是最好的方式,這樣皇帝才能夠?qū)⒈鴻?quán)牢牢的控制在手里。
馬尋有些慌了,“姐夫,我在軍中沒什么威望?!?/p>
“這和你有沒有威望沒關(guān)系,有本事就出去打仗,沒本事就幫著監(jiān)軍。”朱元璋笑著開口,“這事情你做不得主,你姐早就想好了?!?/p>
馬尋試著掙扎一下,“不是說等我有了子嗣,要回老家嗎?”
“等你老了想回老家養(yǎng)老,到時候自然放你回去?!敝煸靶χ_口,“你嫡長子肯定要留在京里。到那時應(yīng)天府留一個、京城留一個,老家也留一個。”
馬尋愣了一下,隨即也明白所謂的‘京城’,很大概率是在北方或者關(guān)中。
遷都這件事情是必然的,金陵是六朝古都不假,但是都不是大一統(tǒng)王朝的都城。
大明是第一個從南到北完成統(tǒng)一的王朝,打天下的時候以此為都城沒問題,可是考慮到接下來的統(tǒng)治重心,金陵就有些不合適了。
偏安一隅可不是大一統(tǒng)王朝的氣象,最主要的是南北分裂實在太嚴重了,明朝具備著將南北民心統(tǒng)一的任務(wù),在金陵立都就不合適了。
朝廷遲早會遷都,這是不少有識之士都心知肚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