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藥這東西馬尋可能造不出來,據(jù)說配方是絕密呢??墒侨哌@玩意兒,云南那邊應(yīng)該是有的。
也別說什么這么常見的東西怎么現(xiàn)在大明沒有,單純的就是有些東西的認(rèn)知、研究需要過程,云南白藥是清朝才有。
而三七,也就是在明朝中后期才開始傳到中原,在清朝時期被視為人參補(bǔ)氣第一,三七補(bǔ)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稱人參三七,為中藥之最珍貴者。
云南白藥弄不出來,但是三七可以派上用場,這不只是具備補(bǔ)血抗炎、活血化瘀的功效,還能擴(kuò)張血管等。
回頭就去太醫(yī)院讓人翻找一些古籍等,再讓人在云南等地仔細(xì)的問一問。
畢竟中原地區(qū)對于三七還非常的陌生,可是當(dāng)?shù)氐囊恍┤嘶蛟S早就知道了三七的一些療效、功用了。
想想這些,馬尋還是有那么些小小的激動和期待,看起來他又可以做些事情了。
是不是名醫(yī)對于馬尋來說意義不算特別大,因為他是大概率不會給人看病下方,不會給人抓藥、治病。
可是他做的一些事情,好似是對大明的醫(yī)療體系等等都是有著不小的影響,目前來看算得上是一個重大的推進(jìn)者。
這么一想還是有些小小的得意,利國利民的事情多做一些,這顯然是沒有壞處的,也應(yīng)該好好的去做這類事情。
名醫(yī)馬尋早早的起床后就開始忙起來了,整個府里倒不至于跟著一起忙,畢竟也就是稍微招待一下李善長,用不著特別的隆重。
灑掃庭院等就算了,這又不是過年,用不著大掃除。
帝后來了可能要擺香案等,但是仔細(xì)想一想,朱元璋和馬秀英過來的時候,馬尋也沒來得及擺香案啊,甚至都沒有率領(lǐng)府中上下出門恭迎。
所以現(xiàn)在馬尋也就是打開中門迎客,這就算是非常正式的了,也挑不出來理。
賦閑半年多的李善長走下馬車,“國舅爺,許久未見,老夫甚是想念?!?/p>
馬尋也客氣的說道,“聽聞李相在老家休養(yǎng),我也時常掛念?!?/p>
聽到馬尋這么說,李善長立刻說道,“有勞國舅爺記掛了,老朽聽從國舅醫(yī)囑安心靜養(yǎng),這一下子倒是讓沉疴不見了!”
我去,用不著這么急吧!
這才剛剛見面,你就說你身體很好。既然你自己都這么認(rèn)為了,那還來我這里做什么?
心里吐槽歸心里吐槽,但是表面工作得有,“那就恭喜李相了,我看您也是面色紅潤、精神爍爍,肯定是無病無災(zāi)。”
兩人如同忘年交一般,一邊走一邊攀談,就好像兩個人此前往來非常多,也用不著假客套、用不著講虛禮一般。
剛剛到了正堂,徐蛾就端來茶水。
李善長笑著接過茶,說道,“諸位皇子殿下冊封,老朽不得不來啊。此前陛下追封先祖及冊立后妃、太子、都由老朽擔(dān)任大禮使。”
馬尋客氣說道,“我倒是也知道這些,此前確定六部官制,商議官民喪服及朝賀東宮禮議等,也都是李相操勞?!?/p>
事實上也不至于此,包括確定天下山川神癨封號,爵賞功臣、事無巨細(xì),朱元璋都委托李善長與諸臣商議執(zhí)行。
大明的頭號管家,李善長當(dāng)之無愧,在這個位置上單純就能力和貢獻(xiàn)來說,也確實是無可替代。
也沒有人否認(rèn)李善長對于大明的重要性和功勞,就算是此前的楊憲,也一直都是以追趕李善長為目標(biāo)。
妄言自己能夠超越李善長,那才是不自量力、自取其辱。
即使有人覺得李善長是投靠朱元璋比較早才得到重用、得以立功,但是對于他通曉典故、裁決事務(wù)非常迅速,恢復(fù)制錢法、開礦冶鐵等功勞,這就不是所有人能做到。
沒有能力,也不可能一直都是朱元璋的左膀右臂,以及唯一一個文臣的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