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尋瞬間無語,也有些憂愁的說道,“皇子們要?dú)v練,我也要?dú)v練。我堂堂右都督,實(shí)際掌兵的就是一個初建的衛(wèi)所。”
朱元璋和朱標(biāo)的心機(jī)可太多了,他們是讓朱樉等人練兵,因?yàn)檫@些皇子們有一定的基礎(chǔ)、歲數(shù)也到了,得學(xué)點(diǎn)真本事。
而馬尋鎮(zhèn)場子,免得這些皇子們胡來。另一方面就是對于馬尋的不開竅,朱元璋等人另辟蹊徑。
既然不愿主動做事,那就安排了不可推卸的任務(wù),領(lǐng)著朱樉等人練兵,也跟著提升一下。
劉伯溫和劉璟也都笑了起來,帝后對馬尋這位國舅還真的是用心良苦。
劉伯溫也關(guān)心問道,“這一次你帶著皇子們練兵,就沒有軍中大將輔佐?”
雖然劉璟是讀過兵書,也在戰(zhàn)場上歷練了一下,可是這顯然是偏軍師類型的,而不是直接領(lǐng)兵的大將。
“我找了沐英,他最為合適?!瘪R尋就笑著開口,“我沒這個本事,也不好讓二哥多和這些皇子們來往過深?!?/p>
聽到馬尋這么說,劉伯溫自然非常安心,他的這個女婿別看年輕,可是辦事真的十分穩(wěn)妥。
劉伯溫笑著開口,“我現(xiàn)在也告老了,就等著回老家了?!?/p>
“下月大封功臣,泰山還是要等到大封功臣之后才能回去?!瘪R尋就笑著解釋,“這些天您在京城,也能和昔日親朋故舊好好敘敘舊?!?/p>
劉伯溫嘆氣說道,“這事情也難辦,很多人現(xiàn)在和我也不同道了。既有理念之歧,也有為人處世之別?!?/p>
(請)
n
我來安排
(求訂閱!)
作為浙東文官的領(lǐng)袖人物之一,劉伯溫在這個時候急流勇退,這讓浙東文官內(nèi)部不少人是非常不滿。
他們覺得劉伯溫是逃兵,覺得劉伯溫沒有和他們攜手匡扶社稷,規(guī)勸陛下以圣人之道治理天下,他們的施政理念等沒有落實(shí)。
劉伯溫隨即看向馬尋問道,“明年朝廷第一次開科取士,你準(zhǔn)備的如何了?”
“我就是維持考場紀(jì)律,試卷是大儒出,讀卷也是他們來做。”馬尋就笑著說道,“我又不是全權(quán)去管這事,只不過我得防著一點(diǎn)?!?/p>
劉伯溫收起笑容問道,“你防著?防著舞弊,還是防著其他?”
馬尋就直接說道,“雖然我覺得這一科肯定是南方士子中榜的多,但是不能全都是南方士子是不是?更不能全都是浙東人、江南人?!?/p>
歷史上的南北榜案是朱元璋去世的前一年,此前的幾次科舉沒有全都是南方士子中榜的。
但是趨勢也非常明顯,一直都是南方人在科舉上更勝一籌。
原因也非常簡單,南方相對安定一些,文風(fēng)也更盛。
北方在文教要差一些,尤其是在蒙古人統(tǒng)治的近百年時間,北方的讀書人要少點(diǎn)。
當(dāng)然也不能排除那些主考官、讀卷官等的小心思了,這些人是真的開始抱團(tuán)了,在不斷的試探著皇帝的底線。
聽到馬尋的話,劉伯溫就說道,“怪不得陛下一直都想要讓你入中書省,李相拼命拉攏你,這都是有原因?!?/p>
“所以我躲啊,這些事情多麻煩。”馬尋就笑著說道,“我對這些不感興趣,我現(xiàn)在就是想著和姝寧早點(diǎn)有個子嗣,我好去打仗。打了仗,我去云游天下,看看大好河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