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幫我揚名
馬尋不想當(dāng)才子,可是這個時候他沒有什么選擇權(quán)了。
馬秀英無比驕傲的看著完整版的《臨江仙》,對朱元璋說道,“瞧瞧讀書人家作的詞,歷代興亡不過談資笑料罷了,悲壯慷慨,這才是蕩氣回腸!”
朱標(biāo)也捧著說道,“還是舅舅品行高潔、胸懷曠達,不過還是該少些淡泊灑脫的習(xí)性,您就是太看不上世俗了。”
馬尋更為尷尬了,這是楊慎的事情,和我有什么關(guān)系!
不過此時此刻,他說了也沒用,誰讓楊慎現(xiàn)在還沒出生呢。
找到了羅貫中得收拾他才行,要不是因為三國,我怎么會當(dāng)文抄公呢!
馬秀英有些擔(dān)心的看著馬尋,欲言又止后還是選擇閉口不言。馬尋有些時候性格比較擰巴,這件事情大家也都知道。
想要讓他有太多的改變不現(xiàn)實,各何況這樣的一些擰巴也無傷大雅。
只要人別跑了就行,馬秀英是越看自家弟弟越是喜歡,也就是馬家才能有這樣的人才,也就是爹教的好、小弟才如此出息。
馬秀英的驕傲可以理解,朱元璋和朱標(biāo)也都跟著驕傲,包括李貞也都是夸獎不斷。
原因非常簡單,無非就是馬尋多才多藝,不管是品德還是文采等都是首屈一指的。
有著這樣的一個親戚自然是好事,以后教育子孫的時候也可以讓他們向馬尋看齊,這就是最好的榜樣。
爭論中都要不要繼續(xù)大肆興建,這個事情可以先放一放,可以在朝堂上再討論。
回到了小院,劉姝寧眼里就差有星星了,“早些時候就知道夫君出口成章,也知道我馬家詩書傳家,只是沒想到您這么有才華?!?/p>
“小道、小道?!北粙善蕹绨葑屓税邓?,不過馬尋還是說道,“我始終覺得詩詞是小道,治家國才是正事?!?/p>
劉姝寧提出不同的意見,“夫君這么說有些以偏概全了,若是沒有這些詩詞、經(jīng)典,我漢人傳承又從何談起?”
馬尋一想有道理,不過還是說道,“這些事情還是要合適的人去做,姐夫和標(biāo)兒就不適合當(dāng)詞人。盛世倒也罷了,詩詞還能去青樓換頓酒。”
“夫君是羨慕柳三變?”劉姝寧打趣說道,“以您的才華,肯定有花魁想要求詞、揚名。”
柳永,那確實是很多人羨慕的對象。
屢試不中留戀勾欄,那些歌姬、樂工等都是在資助他。
馬尋也忍不住笑了起來,“這么說就夸張了,仕途不順才有佳作。李太白、蘇東坡要是仕途順暢,說不定少了很多傳世佳作?!?/p>
忙著政事,可能一些有才華的人確實沒時間去寫詩詞了。
小兩口說笑著,也早早的歇息了,而馬尋睡得早、這一次也起的比較早,要上朝呢。
奉天門外百官已經(jīng)列隊了,現(xiàn)在上朝的秩序算是定下來了,總算是有了一個正式王朝的樣子,不會亂糟糟的處處都是草臺班子的跡象。
“徐國公?!?/p>
“國舅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