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有一點他非常贊同,那就是一將無能累死三軍。將軍自己戰(zhàn)死沙場也就罷了,連累數(shù)千數(shù)萬大軍敗了,那才讓人心疼。
朱樉等人瑟瑟發(fā)抖,他們本來就怕馬尋。
現(xiàn)在他們的舅舅手里又有了陛下御賜的戒棍,那打起來就更加不留情了。
這些少年們原本暢想的是來了軍營就不用讀書,就可以頂盔摜甲、騎著戰(zhàn)馬指揮千軍萬馬了,那才是他們所向往的威風凜凜的軍旅生涯。
可是現(xiàn)實變成了他們每天都在這里站軍姿,據(jù)說站完了軍姿還要學轉向,到時候還要學隊列等等。
兵器都摸不著,腿也站的又酸又疼?,F(xiàn)在是挨罵,以后還要挨打。
這樣的軍旅生涯一點都不是他們所希望的,可是現(xiàn)在一個個的也只能咬牙堅持,因為這就是軍伍。
其他的軍隊也會嚴格訓練,也會學習隊列,會學習搏殺之術等,無非就是朱樉、常茂等人學的這些更加嚴格,看似也更加枯燥。
朱元璋是懂兵的,問道,“現(xiàn)在讓他們學這些,除了是軍紀、意志之外,是想要讓他們學令行禁止、戰(zhàn)陣隊列吧?”
馬尋點頭說道,“是有這個心思,我一直都覺得紀律和隊列是最基礎的東西。現(xiàn)在練的狠一點不要緊,平時多流汗、戰(zhàn)時才能少流血?!?/p>
朱元璋點頭,隨即說道,“照你這個法子練是沒錯,就是要練的比較久。沒個一兩年都別指望能打仗,三年五年說不定才能成軍?!?/p>
馬尋也不否認,他現(xiàn)在練的這支兵馬情況不同,用不著立刻上戰(zhàn)場。
這也就意味著有些地方可以推廣、借鑒,但是真的不適合立刻就推行全軍。
畢竟現(xiàn)在這樣的訓練方式成本大,不只是時間成本,也有后勤成本等。
以后的一些東西,真不是搬到現(xiàn)在立刻就有用。
馬秀英指了指旁邊的營帳問道,“那邊是你培訓的醫(yī)官?”
“有些懂點外傷包扎、清洗,還有學了點推拿活血的?!瘪R尋就說道,“正好他們也跟著練練,業(yè)精于勤,荒于嬉。他們有一技之長,正好派上用場。”
馬秀英非常滿意馬尋的做法,她的這個弟弟算不上最有才華的。
軍事上肯定不要說和徐達、常遇春等人去比了,朝堂謀略等也比不上李善長之流。
不過這也是人才,放哪都好用。人聰明、做事仔細,就喜歡做些不顯功勞但是非常扎實、基礎的事情。
這才是好國舅,為國分憂不求名聲,對皇帝、對太子都有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