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姝寧有些雀躍,說道,“夫君,皇后殿下有意勸諫陛下詔監(jiān)官職專司天,非特旨不得升調?!?/p>
馬尋好像明白了,“欽天監(jiān)?”
欽天監(jiān)以前交太史監(jiān),在開國前劉伯溫就是太史令。
不過在開國后將一些職權分離,將太史院改為了司天監(jiān),今年年中又改為欽天監(jiān)了。
而現(xiàn)在的欽天監(jiān)就是主要管天文、歷數(shù)、風云、氣象。
看到劉姝寧點頭,馬尋也笑著說道,“這好啊,我本來也覺得這些東西最好要獨立出來,和有些官衙不適合關系太緊密?!?/p>
劉伯溫就極其擅長天文、堪輿,劉姝寧對此也有不俗的造詣。
單純就天文來說,劉姝寧比只會找北斗七星、牛郎織女的馬尋強多了。
隨即馬尋也笑著鼓勵,“姐本來就是巾幗英雄,你也用不著藏拙。真要是有本事就施展出來,能為姐夫、姐出些力,也是報他們照拂之恩?!?/p>
劉姝寧也笑著說道,“我們這些女子,有幾個不佩服皇后殿下的?若是能為皇后殿下分憂,那也是我的福氣。”
這話也有道理,尋常的普通村婦等可能不知道當今皇后做了些什么。
只不過劉姝寧這些人還是知道馬秀英的能力、威望,這是她們的偶像一點都不夸張。
明初的社會風氣自然不如唐宋那么開放,有些事情確實有了雛形。
但是也遠遠談不上歷史上明朝中后期乃至是清朝時期的各種思想上的束縛。
(請)
n
我是辦大事的人
女子想要做點事情不那么容易,可是也絕非是大家閨秀的標準就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計算了一下時間,馬尋繼續(xù)和劉姝寧抓緊辦事,傳宗接代是大事,魚水之歡自然也是重要因素。
睡到自然醒的馬尋煩躁的起床,聽到旺財?shù)南菇袉揪陀X得頭疼。
馬尋有些‘宅’,沒事的時候就喜歡在家里窩著。
可是旺財也不知道是不是精力過于旺盛,總是喜歡出去溜達。
溜達著的馬尋來到了皇宮,出現(xiàn)在中書省的門口,這讓不少人非常側目。
辦完事的常遇春看到馬尋就意外,大聲喊道,“小弟,你走錯地方了吧?”
在千步廊的東側是中書省、六部,左邊是大都督府。
這是文左武右,也叫‘六卿居左,經(jīng)緯以文;五府處西,鎮(zhèn)靜以武’。
馬尋都覺得無語,他來到文官的地盤就這么令人意外?
湯和也跑出來湊熱鬧,扯著嗓子在喊,“小弟,走錯了!我們在這邊,你要不再往后走,太醫(yī)院你都不知道在哪了?”
其他跑出來看熱鬧的武勛也都在笑,太醫(yī)院、翰林院在千步廊的東后側。
也就是現(xiàn)在不流行一些國際通用手勢,要不然馬尋肯定會給這些看熱鬧不怕事大的勛貴一個態(tài)度。
不過仔細想一想,馬尋也啞然失笑,無數(shù)人夢寐以求的中書省,他是有資格去,但是基本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