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朝廷重臣,我怎么可能聽從袁術(shù)號令?”
袁耀打量了王朗一眼,上一世的王司徒,如今還只是王太守。
雖然擁有披甲上陣的武力,城府智謀可比后期的王司徒差上太多了。
袁耀突然產(chǎn)生了一個想法,如果自己用王司徒的理論來對付如今的王太守,會產(chǎn)生怎樣的效果?
畢竟諸葛亮罵死王朗,是一個非常經(jīng)典的史詩級橋段,袁耀上一世看了好幾遍。
王朗說過什么,諸葛亮說過什么,袁耀差不多都背下來了。
如今他用王朗的話,勸一勸年輕時的王朗,倒要看看這貨怎么應(yīng)對。
想到這,袁耀嘴角不由微微上翹。
袁耀提高了聲音,朗聲道:
“王太守此言差矣!
如今天子被曹賊挾持,政令不出許昌,自然無法任命大漢官吏。
沒有陛下的政令,天下州郡當歸有德之人統(tǒng)御,此乃自然之理。
太守大人既知天命、識時務(wù),不會連這個道理都不懂吧?”
雙方士卒鴉雀無聲,都在傾聽兩方主帥的高論。
王朗眉頭緊鎖,他仔細思考一番,袁耀所言確實有幾分道理。
天子是曹操的傀儡,此事天下人盡皆知。
袁術(shù)自領(lǐng)揚州牧,不聽曹操的命令,也是正常的事情。
如果什么事都要遵圣旨行事,那曹操干脆給天下諸侯每人下一道圣旨,讓所有諸侯都自盡好了。
可現(xiàn)實情況是,曹操手里有皇帝,也就比沒有強那么一點。
曹操可以奉天子的名義討伐四方諸侯,諸侯也可以自稱奉天子密詔,討伐曹賊。
到最后,還得憑實力說了算,誰打贏了誰有道理。
至于諸侯想當什么官,直接上表許昌朝廷,曹操同不同意都無所謂。
你不同意,這官我也當了。
與其說是上表求官,倒不如說是通知朝廷一聲。
(請)
n
走王朗的路,讓王朗無路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