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讀書的時候只覺得這八個人的名字難記,又或者是我們當時要記的東西太多,便是他們這些人都只記了一個囫圇】
【不是忘了這個就是忘了那個,而其中蘇洵、曾鞏又是相對而言比較低調容易被遺忘的】
【博主還記得當時有一個口訣,一韓一柳一歐陽,三蘇曾鞏帶一王,其中韓柳生在唐,剩下六位宋朝忙】
【當然也有變種的記憶,三蘇曾在韓柳樹下歐老王!】
王安石:“?”
為什么不是老王曾在韓柳樹下毆三蘇?
也是,他們父子三人老夫一個人打不過!
各時空許多人聽到這里的時候有些忍俊不禁。
后人讀書似乎很急,很趕,不求著將書融會貫通,細細品味字里行間中的典故和含義。
而是囫圇吞棗一般將所有的東西先記下來,強行給灌輸下去。
許多師者皺著眉頭,認為此法其實并不妥,讀書怎么能急,如何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呢?
要是搞不清楚背后的含義隨便亂用,是會鬧笑話的。
但他們終歸還是沒說什么,畢竟后人所處的年代跟他們相隔甚遠。
另外一方面他們也明白,正是因為現(xiàn)在這一套行不通了,所以才變了。
如果他們繼續(xù)抱殘守缺,豈不是跟清朝那些腐儒一樣了。
【如果不是為了趕路,語文應該會是最美的吧】
【唐宋八大家中其中六位不僅出自宋朝,更出于同一個時期,其中蘇軾、蘇轍、曾鞏更是同期考生】
【也正是北宋嘉佑二年被世人譽為千年龍虎榜的那場科舉】
【那么今天我們來沉浸式的體驗一下嘉佑二年的這場科舉,看一看那些被忽視在其中的隱情】
【這一年嘉佑二年的汴京,如果你從天上去看,便會發(fā)現(xiàn)汴京的文氣濃郁到可以沖破云霄!】
天幕上畫面一轉,千年龍虎榜五個閃著金光的大字驟然落下,驚的無數(shù)人心中一顫。
千年龍虎榜!
不少人腦?;秀?,記憶翻滾想起了一些東西。
好像天幕在很久之前提過。
出了很多名人,除了唐宋八大家里說的這幾位,好像還提到了張載、程顥程頤。
而這一屆科考的狀元叫章衡,留下了一句天才只是見我的門檻。
還說蘇軾評價他子平之才,百年無人望其項背,讓他們實在是記憶猶生。
這場科舉難不成還有其他值得說道的地方嗎?
【現(xiàn)在假設你是北宋嘉佑年間的學子,也參加了這一次被譽為千年龍虎榜的科舉】
【你要面對的對手是唐宋八大家中的蘇軾、蘇轍、曾鞏,理學二程的程顥程頤,大儒張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