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婢等人對娘娘自然是忠心耿耿的。”香云表忠心道。
她雖然沒有葉心姐姐聰明,但也不是真傻子,自打跟了娘娘,她就沒見娘娘主動害過人,娘娘手上清白,她們這些貼身伺候的人才不會被連累,不得善終。
還有兩年她就滿二十五了,爹娘給她尋了一門親,只等她到了歲數(shù),便出宮嫁人,娘娘說過到時候會給她添妝呢,這滿宮上下啊,再也找不出比娘娘更好的主子了。
……
失了嫡子的乾隆徹底暴怒,命令慎刑司不論用什么時候手段,一定要撬開那些人的嘴。
慎刑司的人得了皇命,也沒了顧忌,他們拿著所有人的家人做威脅,最終,二阿哥身邊伺候的一個二等宮女翠芝承受不住壓力,主動招認了。
原來她竟然是烏拉那拉宜修生前安插在后宮的釘子,之前她一直在壽康宮伺候太嬪,后來太嬪過世了,她就被調到了二阿哥身邊伺候。
昨天中午,翠芝在去如廁的路上突然被人撞了一下,她沒看清對方的臉,不過對方塞給了她一張紙條,一包藥,還有一個長命鎖,那是她弟弟的長命鎖。
紙條上寫著讓她偷偷給二阿哥下毒,若是二阿哥不死,就殺了她的全家。
她全家十幾口人都在烏拉那拉氏的莊子里干活兒,她最小的弟弟今年才五歲,十幾口人的命懸在她的腦袋上,她不得不從。
查到這里,案件已經(jīng)很清晰了,所有證據(jù)都指明了是凌云徹挑唆如懿用苦肉計謀求皇上的憐惜,可如懿卻因為阿瑪?shù)乃蜡偰Я?,竟拉著二阿哥同歸于盡。
至于如懿的動機,并不難猜,她一向不服皇后,更恨皇后當年搶了她的正妻之位。
如懿知道皇后最在意二阿哥,為了報復皇后,如懿今日才動了二阿哥身邊的釘子,拉著二阿哥一起死。
面對如此完美的證據(jù)鏈,乾隆心里不是沒有懷疑,然而此案最關鍵的人物如懿已死,死人是無法開口為自己辯解的。
當然,就算如懿還活著,以她的性子應該也只會說一句“臣妾百口莫辯!”,畢竟她是女主嘛,性子高潔,是不能親自下場參與宮斗的。
此時案子再查下去已經(jīng)沒有意義了,乾隆xiong口堵著一口氣,卻也只能無奈宣布[砒霜局]就此結案。
然而誰又能想到,這樣一個接近完美的毒計會是一個即將臨產的孕婦設下的呢。
嘉嬪把鍋推到了烏拉那拉家的奴才身上,她美美隱身,既除掉了如懿這個皇帝的心頭愛,又殺死二阿哥,成功報復了皇后。
最后,宮女翠芝和凌云徹被判凌遲處死,他們的家人皆被斬首,三族內無論男女老少,都被打了板子,隨后流放嶺南,其中幾個年紀小的和年紀大的,當場就被打死了。
二阿哥身邊的其他貼身宮女、太監(jiān)因為伺候不周,也都被乾隆下令杖斃了。
如懿傳(60)
與此同時,乾隆還命令先帝留下的粘桿處嚴查各宮,清掃了一大批他人埋下的釘子,一時間除了海蘭外,各宮妃嬪,乃至太后手里的人手都損失慘重。
謀害嫡子是重罪,乾隆雖然對如懿有些情義,但也不能無視她的罪責,最后,如懿的尸身被拉出宮外,以答應的規(guī)格草草下葬,連妃陵都沒埋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