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革音當(dāng)真消停了兩日沒再往外遞信。
倒不是被祝秉青唬住了,而是一時間確實(shí)想不出來應(yīng)天府里到底還有沒有別的沒用得上的人脈。
第三日清晨半夢半醒間依稀聽到外院有交談聲,便攏衣起身。
李嬤嬤正站在廊下同劉媽媽說話,顯然心情不錯,眉眼都柔和著。
劉媽媽道:“不若我先去喊姑娘起身?”“哎唷,不用!”李嬤嬤擺擺手,“倒也不是個什么急事兒,不差這一時半會兒的。
”下一刻瞧見許革音推門出來,立刻迎上去,笑道:“姑娘起得可真早,夜間可休息好了?”這一番關(guān)切比之初見殷切了不知道多少倍。
“自然是好的,昨夜早早睡下了。
”許革音想起來前兩日祝秉青說的婚期已定,想來確有此事。
果不其然,寒暄過后李嬤嬤便往后招了招手,將兩個丫頭拉到前面來,緊接著道:“老奴奉大奶奶的命,給姑娘送兩個丫鬟過來。
”許革音入左丞府,身邊只帶了個劉媽媽。
許宅本就沒幾個下人,父兄出事后,許革音沒留人,連劉媽媽都是姑母那邊硬塞給她、暫借給她用的,在這偌大的左丞府里到底單薄。
想來是婚期將近,大奶奶特地送人來充門面。
許革音微微松了口氣,客氣道:“勞煩大奶奶惦記,府里下人細(xì)心周到,近日也不曾短過人手。
”“哎——”李嬤嬤不大贊成嘆了一氣,攙著她的手服侍在院中的石凳上坐下,“婚儀到底累人,姑娘手底下總要有兩個可使喚的丫頭。
”——這是確鑿定下來了。
許革音蜷著的手指微微展平,卻見李嬤嬤卻似有些為難的樣子,嗓眼又是一緊,攏眉問道:“嬤嬤但說無妨。
”“這話說出來實(shí)在有些不好聽,但如今姑娘母家有些官司纏身,不宜宣揚(yáng)。
”李嬤嬤瞥下來一眼,“且那房里也不甚方便,怕是不能大操大辦。
”許革音點(diǎn)點(diǎn)頭。
左丞府肯在這個關(guān)頭應(yīng)下親事,即使沖喜多少有輕視的意思,也已經(jīng)很是仗義。
因此對于其后的刁難和輕賤多少心里也早做好了準(zhǔn)備,此刻只盼越快越好,哪里顧得上計較虛禮。
“我明白的。
”許革音揚(yáng)唇,“人我留下了,替我謝過大奶奶。
”送走了李嬤嬤,劉媽媽看著院門,連嘆了兩聲氣。
許革音唇角展平,吐出來一口氣,轉(zhuǎn)身進(jìn)了里屋。
硯臺已經(jīng)干了,她倒水磨墨,面色平靜。
劉媽媽跟進(jìn)來,接過她手里的墨條,覷她幾眼,到底是不平,“一頂小轎抬進(jìn)門不聲張是納妾的規(guī)格,這也太作賤人了!”許革音提起筆來,平淡道:“沖喜都認(rèn)下了,爭個排面又能讓自己高貴些么?”劉媽媽啞口,雖忿忿,但也知道受人恩惠哪有那么好挑撿。
“事既定下,我給姑母修書一封,先派人送回去。
”筆尖在宣紙上蜿蜒,劉媽媽看不太懂,只聽她繼續(xù)說:“這些時日勞煩您陪我受盡冷眼,姑母身子不大好,對您頗有依賴,事了了也盡快回去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