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元丹,養(yǎng)元丹,回元丹,辟谷丸,成丹有限,先到先得?!?/p>
姜陽隨著人流緩步走在街邊,周圍竟是各種叫賣的聲音,見過的未見過的,讓他一時間不知該看哪里好。
他也沒什么目的,就這里瞧瞧,那里看看,總覺得一雙眼睛都不夠用了。
‘渾身上下的家當(dāng)亦不過五十靈石,也不知能買些什么?’
姜陽觀察著物價,手按在儲物袋上,瞅著有沒有自己目前所需要的。
在下院的時候,一月靈石只發(fā)放一枚,總也留存不下來。
現(xiàn)如今他所處環(huán)境靈機充沛,用不著與人爭搶,自然也不需要汲取靈石中的靈氣作補,故而全部的五十枚靈石都被姜陽留存了下來。
一連逛過十幾個攤位,姜陽也逐漸回過味來,宗門發(fā)放的這點靈石還是有些購買力的。
說多不算多,說少也不少,換算起來初階的符箓可以拿下好幾打,心心念念的丹藥也能買上一瓶半瓶的,富不到窮不著的。
至于最期盼的法器姜陽根本沒瞧見,想來恐怕其價格貴重,需到商鋪閣樓中才有售賣。
不過就他目前的境界法力而言,就算給他法器也用不順手,最起碼也得步入中期才供應(yīng)的起消耗。
姜陽此次大半是抱著見識的心態(tài)來的,所以一路上都比較謹(jǐn)慎保守,并沒有出聲詢價。
沿著一條街走到頭,前面是個縱橫岔路,人流一瞬間少了很多。
向左一條街是閣樓鋪子,各個掛著金字招牌,來往也多是華服修士,一身靈光湛湛,寶氣輝映。
往右則是岔路小巷,三三兩兩的蹲伏了幾位弟子在擺攤,只是有別于之前的修士,這些人相對沉默,并不嚷聲叫賣,只是自顧自的盤坐不語。
姜陽在路口站定,左邊都是坐商門臉,他囊中羞澀也沒辦法像那些華服弟子一般慢慢踱步進(jìn)去詳談,于是只好轉(zhuǎn)去右邊瞧瞧。
走進(jìn)小巷,雖是白天卻也像姜陽小時候隨父親逛過得天橋鬼市似的,偶有交流也是輕聲細(xì)語,并不嘈雜喧嘩。
來到第一個攤位前端坐了一位青衫弟子,從外表看是個中年人,五短身材,胡子稀疏,身上的青衫法衣黯淡污濁,似乎很久沒有換也沒有洗。
其鋪面上擺了零零碎碎的一大堆物什,有規(guī)則不一的石塊,有殘存的金屬碎片,還有烏漆嘛黑的雕像,稀奇古怪的卷軸等等姜陽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的東西。
中年人一見姜陽駐足,便抬眼招呼道:
“師弟,師弟,慢來慢來,相逢即是有緣,便瞧一瞧我這攤鋪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