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陽抬頭問他。
“煉成靈種用不了多少時間,主要是壓服熬煉的過程耗時頗長,一份便須得九九之數(shù),不大好說?!?/p>
陰陽兩道的紫府靈物少見,便是玄光也沒有親自上手過,具體如何還不能斷言。
不過這個回答姜陽心中也大約有數(shù)了,聽這意思前后頂了天也就是半年時間,紫府后期的大真人親自出手,這算是極快的了,若讓他自己來哪怕十年也煉不動一分一毫。
“好,那就麻煩師尊了?!?/p>
姜陽聽后也沒多猶豫,起身告辭便下山去了。
至于師尊欺瞞貪圖他的兩份靈物,這一點可能甚至沒在姜陽腦海中產(chǎn)生過。
他若是想明明可以用師徒名義硬搶,又何必拐彎抹角的行哄騙之事,更別提玄光的劍仙身份,令其根本不屑于行違心之事,這便是最大的保險。
待姜陽離開后,玄光便取到手中細瞧,也嘖嘖稱奇:
“三陰三陽,目前也就『幽陰』與『玄陽』還多有顯世,這朔晦兩道的紫府靈物沒點根腳的傳承甚至都不一定叫得出名目。。。?!?/p>
說著這位錦衣大真人搖了搖頭嘆道:
“如今卻拿來修瞳術(shù),哪怕是洞天里的嫡系人物聽了也得牙酸不止,不過。。。這瞳術(shù)一成,他將來要是再能成就劍仙,屆時他的劍意豈不是可以斬入太虛,傷及紫府了?”
念及至此玄光也不由心生震撼,這可是他當年都不敢想的事。
……
一份靈物耗時九九之數(shù),也就是八十一日,兩份煉完也不過一百六十余日,不到半年時間。
洞天隨時都可能落下,姜陽也深感時間緊迫,眼下這三五年之內(nèi)修為是不可能再邁上一層了,他的打算便是盡力修行劍道與精進兩門術(shù)法。
半年時間姜陽自然不是干等著,回來之后便掏出那記載著瞳術(shù)的玉簡開始細讀精修。
《朔晦兩儀顯化玄眸》的成書不知年月,通篇措辭精煉,規(guī)制古樸,總綱寫道:
“日月不交,不分弦朔晦明,陰藏陽顯,均平虛實兩儀,次存日升,玄眸照映真形,月辰元景,瞬目上御虛影。。。。?!?/p>
目光掃視,這術(shù)法的來歷過于久遠,按著玉簡上所述是出自親近陰陽,統(tǒng)御兩儀的太始道統(tǒng),撰寫者留了名,落款為【常元】。
姜陽既沒有聽說過這道統(tǒng)亦沒有聽聞這撰寫人,不過這法術(shù)的精妙任誰也看得出,古早之事誰又真的能厘清,姜陽只能暗暗猜測這常元可能是古代的某位真君。
“無極太虛氣中理,太極太虛理中氣。。。。”
姜陽捏著玉簡反復去讀去認真理解,這法術(shù)說難也難,要說簡單也簡單,一句話有者不值一哂,無者難如登天。
初始只需要以法力在目中養(yǎng)煉,久而久之鍛成一法目,只是若要精通下去,光靠法力便不夠了。
再往后按玉簡記載,白日需常常伺視日初出之時納光入目,輝夜則存月中陰英明晦俱入,調(diào)合兩儀,煉成一對重瞳。
最后也是最難達成的條件,卡死了無數(shù)動心之人,那便是尋到兩份對應的紫府靈物煉入目中,修得一對陰陽均平沛然不動之玄眸,此時才算得上是真正將此法給練成。
姜陽之所以先前不曾著手去修,是因為沒有靈物襄助前面的階段就是修成了也會慢慢退化,耗費了十年二十年都是它,不過一旦有了靈種煉入,眨眼便可臻至于極。
玄眸鍛之、煉之、修之,陽主殺,陰主藏,可以觀太虛,避殺劫,衍玄光,定真靈,神妙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