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眼前情形使得在場的一眾紫府看的目瞪口呆。
這藤蔓生發(fā)如同參天云梯一般帶著三人直沖到殿門口,須臾間沒入再不見蹤影。
此等手段雖讓眾人側(cè)目,但更令人驚訝的則是玄光視鸞屬于無物的態(tài)度。
坦白來說,在場所有人自是各有手段,卻都在等著鳳儀先行,給足了這位真君血脈面子。
一時間有位紫府面有訝色:
“這是哪家道統(tǒng)?真是大膽,敢搶在大真人前面!”
旁邊有位老者捋了捋胡須悠然道:
“道友不識得他?想必是近來突破的吧?”
“不錯,老前輩,未請教?”
見這青年紫府點頭,老者也不賣關(guān)子,當(dāng)即回道:
“他不是我吳國仙修,這些年露面的也少,你當(dāng)面不識也是情有可原?!?/p>
他笑了笑接著道:
“但我一說你一準(zhǔn)知道,他便是那承碧劍仙!”
“是他!”
青年真人一拳砸在手心,再看向玄光的眼神已截然不同:
“『宜陽承碧上妙玄真劍』,原來是這一位!實不相瞞,晚輩習(xí)劍多年至今摸不著劍意的門檻,恨不能一睹劍仙風(fēng)采!”
他目露敬仰之色,言語中對其多有推崇,自動做了晚輩稱謂。
只有同為劍修才理解成就劍意是何等難度,而這其中又以玄光的名頭最為響亮,毫不夸張的說青年是聽著這位劍仙的故事成長起來的。
老者聞言笑著搖了搖頭顯得頗為無奈,這種有偏好的話還是少說,兩邊哪頭都惹不起。
與眾人預(yù)想的不同,這位鳳儀大真人并未發(fā)作,甚至連身都未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