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影路444號,是陳潔的主場,她掌握著任務第一天的店員尸體,也即是最大死路。
常念只能在夾縫中通過暗示等方式,來左右局勢的發(fā)展。
但實際上,主動權(quán)仍在陳潔手中。
比如此時此刻,原本該死在第二層的邵永安,即便逃到第一層卻根本沒有離去的機會。
雖然邵永安在陳潔的計劃中,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角色。
但在既定程序里,他是要先李一等人死去,且沒有挽回的機會。
可以說,邵永安現(xiàn)在多活了幾分鐘,已經(jīng)超出預期。
在如此困難的境地下,邵永安開始思索死路之時,常念欣喜之余,也不由得為之捏一把汗。
邵永安意識到了死路,會是一個關(guān)鍵要素,這無疑是一個絕好的機會。
如果他可以發(fā)覺:地點、人物、死亡,三要素的死路。
那么逆推的話,就有幾率得出任務的總規(guī)則:
地點:清苑小區(qū)——釣影路444號;
人物:農(nóng)悅可;
死亡:本次任務鬼的特殊性。
“死路是看到自己的尸體。
可如果我的尸體先出現(xiàn),然后我再死,這不是等于沒有死路,因為我的死亡已經(jīng)成為既定事實。
難道這次任務的死路,就是沒有死路?”
邵永安緊皺眉頭,揉了揉通紅的鼻子,低聲念叨著。
而常念在聽到這句話之后,長嘆了一口氣,微微搖頭。
事情又重新回到了原點。
思維這種東西,她無法強加給旁人,只能從側(cè)面進行暗示。
但邵永安看待問題的角度永遠不會改變,他在任務第二天看到尸體時,就說出了類似的話語。
任務第三天,同樣的事情發(fā)生后,他的思維仍然沒有得到改變。
如果他真的將死路看做無解,就等于徹底割舍掉這一線索,再不可能繼續(xù)深挖,從而找出正確的生路。
常念長舒了一口氣,卻也沒有懊悔和指責。
畢竟邵永安所掌握的信息并不完善,且極為籠統(tǒng),與聞永新當時的情況有著極大不同,這樣思考問題也無可厚非。
既然邵永安自己無法得出正確的生路,那么就只能開啟備選方案。
好在,還有聞永新這個伏筆。
常念深深地看了一眼玻璃門前猶豫不決的男人,身影漸漸變得模糊,化作了一片灰燼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