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格目視前方,看著那里永遠都沒有盡頭的一條長路,不禁撓了撓頭。
他依舊是對第三人格的話深信不疑,于是動手試圖打開破損的天窗。
這輛車依舊延續(xù)了現(xiàn)實世界中反抗造成的損壞,天窗的機械裝置雖然好用,可卻因車頂鋼板的折斷,因而卡住不動。
他失望地用手捶向了車門,這門不僅是紋絲不動,甚至是連一點響聲都沒發(fā)出。
這也更驗證了第三人格的猜測是正確的,盡管現(xiàn)在身處的環(huán)境是一輛車的造型,但實際這根本就是密不透風(fēng)的一口棺材。
第二人格回頭時,見到第三人格的眼睛正不斷跟蹤三色刻紋的變換,像是在確認刻紋的規(guī)律。
他有些不知該做什么,目光依舊是落在了車頂。
尋找棺蓋的缺口,首先就要找到棺蓋在哪,以常規(guī)思維來看,它自然就是代表了車頂。
并且,這個因車頂損壞而折彎的鋼板漏風(fēng)處,真的很像是棺蓋的缺口。
于是,他側(cè)身離開主駕鉆進了后排,一屁股坐到了季禮的身邊。
此刻的季禮,與化作積木的梅聲,倒是有著某種程度的相似。
他依舊保有完整的思維邏輯,身體卻已破碎成一塊一塊,只能任由眼前人搖晃,無法開口,也無法指導(dǎo)。
對于第二人格要做的事,季禮并不知情,但很顯然他是要試探車頂?shù)娜笨凇?/p>
而季禮可以認定,一旦第二人格鉆出缺口,那么等待他的就一定是必死!
因為,有一個很容易被忽略的信息,也是最具有迷惑性的陷阱,以第二人格的頭腦根本捕捉不到:
“如果守在棺材外的大鬼,真的全身心在分解灰色靈魂,無心襲擊,那么它就不可能把如此明顯的缺口暴露在外,供人脫逃?!?/p>
換言之,鬼物的想法,就是迫切地希望季禮或某個人格主動鉆出缺口。
那么就說明,鬼物想要做的某件事,只能由人來完成。
這一點,第二人格或許很難猜到,不過第三人格卻絕對不會想不到。
至于,為什么他必然會猜到,卻在這段時間里始終沒有提出自己的想法……
那就值得深思了。
但此前的種種分析,第三人格并未說謊,甚至他分析的可以說字字不差。
相比于信息接收片面的兩位人格,站在季禮這個親歷者的視角,能夠得出更加準確的真相。
白袍鬼的代表——人雕,它要做的事應(yīng)該是要對季禮進行分解,從而得到真正的灰色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