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潤娥站起身,在屋子里走兩圈說,“不是信不過,而是這驚喜太大了,不確認(rèn)一下,我這心呀,懸不下來。”
李建國沉默半晌,說:“是要問問,我明天陪你一塊去。”
都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也不知道為什么,李恒同母親談完心后,后半夜就好像得了嗜睡癥。
等他再次醒來時(shí),已經(jīng)上午8點(diǎn)過了。
不過還沒等他完全睜開眼,就已經(jīng)聽到樓下鬧鬧哄哄吵成一片,家里似乎來了好多人。
“誒,李蘭,你大姐說你弟弟成了大作家,一本書掙了3800塊,是不是真的?”
“李蘭,你爸媽呢,去哪了?這么大的好事,不會(huì)躲起來了吧?”
“蘭子,你弟弟在不在家?叫他出來聊天哈,我特想知道他腦瓜子是怎么長的,咋寫書能掙到那么多錢叻?”
“李蘭,你們家有4頭豬,這么大的喜事,不殺一頭慶祝慶祝?”
“不得了哦,我們前鎮(zhèn)出過將軍,出過廳官縣長,出過魏源那樣的人物,可大作家還是頭一回,是該好好殺頭豬歡喜歡喜了,喂!李建國,出來!喂!田潤娥,出來??!”
“李恒!李恒!你是不是還在睡覺?下來了,太陽曬屁股咯!”
“?!?/p>
一大早,得了消息的十字路口30多戶人家早飯都顧不得做了,紛紛趕來老李家聽新聞,確認(rèn)消息。
這些人中,有些人心里難受,一時(shí)接受不了這落差,腹誹這李家明明落魄了的,鳳凰明明變成雞了的,和我們一樣成了老百姓,咋就又起來了呢?
這天理何在?
為什么上天只佑護(hù)李家?
甚至有個(gè)別因?yàn)榧刀市淖魉?,特別希望李蘭能站出來說“不是”二字。
當(dāng)然了,大部分人心里雖然酸酸的,但還是純粹看熱鬧、看傳聞的居多。
人群這么一喊,這么一喲喝,沒一會(huì),鄰近生產(chǎn)隊(duì)的人都驚動(dòng)了,都來了。
再過一會(huì),半個(gè)村子的人都來了。
有些人本來是要去殺牛草的,要下地干活的,可聽聞上灣村出了個(gè)大作家,哦豁!牛草也不割了,鋤頭也扔一邊了,這可是稀奇事啊,這可是西洋景,得去看看。
得看看大作家到底有多大?
憑什么一本書能掙3800塊?
按這年頭的普工1。5元一天的工資水平,沒日沒夜出工都要7年啊,好多人一輩子也掙不到這個(gè)錢啊。
有人眼紅,有人羨慕,有人嫉妒,帶著各種各樣的復(fù)雜心情,老李家門口的人越聚越多。
片刻功夫,十字路口烏央烏央全是黑頭。
這年代沒什么娛樂活動(dòng),誰穿件新衣服都能議論老半天,合著還是寫作這樣的大事件,那還得了?
那不得了!
一有風(fēng)吹草動(dòng)都來了。
得去見見,得去湊熱鬧,得去聽第一手消息好去外面八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