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招孫見皇上終于上道,也不再廢話,一臉笑容道:
“開原兵兇戰(zhàn)危,糧草只能支撐到六月,臣需要錢糧,方可繼續(xù)在遼東抗擊建奴,為國殺賊!”
周圍頓時安靜下來,過了一會兒,萬歷慘笑道:
“哈哈,果然,也是個來要錢的!”
劉招孫知道不能給萬歷任何喘息之機,繼續(xù)道:
“皇上,臣這次來,不止是索要兵餉,還想向戶部、禮部調(diào)撥些人手,臣現(xiàn)在一個人干七八人的事情,有時候還要親自去審案,每日身心疲憊,臣擔心,以后再見不到皇上了?!?/p>
劉招孫所言,當然也都是事實,因為萬歷皇帝明年就要掛了,不過今日被劉總兵一番嘮叨,可能會提前結(jié)束他漫長的皇帝生涯。
“翰林院、國子監(jiān),讀圣賢書的廢物有很多!只要你能守住開原,別讓遼鎮(zhèn)再問朕要銀子就好,還有呢?”
熊廷弼方從哲兩人長大嘴巴,望向這位年輕的劉總兵。能這樣從皇上手里要錢的人,他們都是策論排到了三甲第四十,可以說是進士中的末流。萬萬沒想到,自己還未出京,便得皇上召見,莫非自己那篇平遼策入了皇上法眼?
他知道,有些話,皇上不便說,需清流挺身而出,仗義直言,若能把握住機會,將來才可簡在帝心。
稍稍整頓措辭,袁崇煥抬頭狠狠瞪那遼鎮(zhèn)將官一眼,操著口濃重的嶺南土音對萬歷道:
“皇上千古之堯舜,平遼不難,若皇上假臣便宜—(全權(quán)由我負責(zé)),計半年東夷可平,全遼可復(fù),臣以為,遼餉不可加派,亦不可再征!有敢再言征遼餉者,斬!”
萬歷心里冷冷笑道:
“也是個廢物,”
皇上等袁崇煥說罷,不再理會此人,抬頭笑著望向劉招孫。
“劉卿,給你六萬內(nèi)帑,你多久可以平遼?”
劉招孫緩緩站起來,沉思片刻,鄭重其事道:
“吾皇圣明,臣以身家性命擔保,五年可掃滅建奴,十年推行教化,共計十年平遼,”
萬歷點點頭,這個時限,在他看來,還算靠譜一些,他于是招手讓盧受上前,準備發(fā)放內(nèi)帑。
“陛下,除了銀子,臣還需帶走圓嘟嘟,請皇上恩準!”
(1)納糧開中:宋代便有,朱元璋進行了改良,簡單來說就是政府根據(jù)邊鎮(zhèn)需要軍糧數(shù)目在民間招標,中標的商人往邊境軍鎮(zhèn)運糧,糧食運到以后政府給商人頒發(fā)鹽引,然后商人憑鹽引領(lǐng)取食鹽,再到指定地區(qū)販賣以獲利,這樣政策在明中期后遭到破壞。
(2)開中折色:弘治五年,葉淇提出納銀領(lǐng)取鹽引的辦法,被孝宗皇帝批準,這就是“開中折色”。商人不再需要往邊境運糧,只需要繳納銀兩,就可以做食鹽生意了。此法違背了開中制的初衷:納糧開中解決的是軍糧問題,納銀開中解決的是國庫收入問題,遂后引發(fā)一系列惡果。
read3();看小說,630book